“我自闭了”系列表情包 是否是对自闭症的误解及隐性歧视?
岚岚子
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我自闭了”系列表情包,是否是对自闭症的误解及隐性歧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网络上流传的“我自闭了”“我开了”系列表情包受到追捧,聊天时动不动就甩出系列表情包。你觉得这算不算是公众对自闭症的误解和隐形歧视?
最近爆红网络的“我自闭了”表情包作为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梗,在各种网络文化比较流行的当下,网友们用花骨朵的图用来搭配上“我自闭了”配字,制作成了相关沙雕表情包,用来戏谑调侃自己负面的情绪,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搞笑的网络表达形式。但这样的网络语言却认为是一种网络误导,有不少网友也很自然自闭症联系起来,甚至有歧视自闭症之嫌,到底这些表情包的使用有这些网友说的那么严重吗?其实这一切更多的可能是网友们对自闭症的不了解所致。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性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大约在20世纪60-70年代,自闭症的行为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孤独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人们开始从生物学领域探索孤独症的病因,并在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之后,随着对孤独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孤独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从分子遗传到神经免疫、功能影像、神经解剖和神经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人们试图从这些研究中找到孤独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孤独症的病因。
虽然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而在自闭症的治疗方面:目前医学界仍然普遍认为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年龄的截止点,事实上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在较大年龄获得改善。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许多的孤独症特殊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
因为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的复杂性,加之目前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开展这一方面的专科治疗,导致许多人对自闭症的了解仅限于网路和电视,但是真正的自闭症患者的治疗和生活无疑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关爱的,而网友们在网络上使用的“我自闭了”等系列表情包,从客观的角度讲,只是网友们想表达自身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更确切的是在说自己的失望导致的一种封闭情绪而已,本身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至于网络上所说的歧视和误解,相信这个表情包与自闭症也没有联系,所以没必要讲二者进行先入为主的联系起来。作者也同时相信,随着人们更多的了解真正的“自闭症”患者这一群体后,也会给与更多的关爱和正能量,也会更加自觉的去避免过度消费这个字眼。
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强调,词语只是一个标签,是用来代替某些事物或感受的标签,也就是说它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变。也许是彻底解构,也许是添加了更多意义。
一个词语会随着它所在语境的环境而改变,如一个中性词如果不断在交流中以负面描述的身份存在,他就会慢慢变成贬义词。它的诱因很可能是一个新闻事件,也有可能是一个网络流行语。这很正常
我们都知道“我自闭了”的意思并不是说我得了自闭症或者是怀疑我有自闭症的一些表现。通常是在说自己的失望导致的一种封闭情绪而已,本身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一种情绪,我真的觉得大可不必误解。
我觉得还好…现在玩笑不都是这个尺度吗。
让我们来了解下自闭症: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通过采集全面详细的生长发育史、病史和精神检查,若发现患者在3岁以前逐渐出现言语发育与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典型临床表现,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Asperger综合征、Heller综合征和Rett综合征等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可做出儿童孤独症的诊断。
少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或发病年龄不典型,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可将这些患者诊断为非典型孤独症。应当对这类患者继续观察随访,最终做出正确诊断。
我晒个表情图出来,“我自闭了”这没什么,或者我真自闭了告诉你们呢,怎么就成了对自闭症者的歧视呢,我晒张美食图就刺激了饥饿人,我晒晒肚腩又讽刺了肥人,晒个猪图又是暗示你丑,晒个包包又炫富,一些自娱自乐的小表情不要过分解读,天下本无事,媒体不要拿一些鸡毛蒜皮的自娱自乐小事热炒就什么也没有。
类似自闭、抑郁、低安全感、玻璃心这样的消极概念,可以和任何挫败性的外在行为结果联系起来,进而成为挖苦攻击他人的手段。“我自闭了”这样的表达其实和“我这样的屌丝”一样,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避免被他人的恶毒言论攻击,进行的预防式自嘲,是为了化解内心的尴尬和冲突。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