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法则”是什么意思?

萦思郎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身上长着刺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这就是“刺猬法则”,其内涵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睡不舒服,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他身旁,来测试他们的反应。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进行了整整80个人,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在自己身边有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般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容易。很多家庭、情侣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你非常敬佩的人,因为相处甚密,对方的缺点就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失望与讨厌。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原因何在?这其实可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叫心理距离效应来解释。

“距离产生美”,距离的力量是神奇的。有时,距离是一种期待,它能在你远离至爱时,让你归心似箭,一日三秋;距离又是一种隔膜,当你和亲朋长相聚时,它让你厌倦,让你拒绝,让你呼吸短促。聪明的人都会把握距离,让它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使爱和友谊充满情致;有些人从不知道距离为何物,时而把它演绎成天堂,时而又把它搞成人间地狱。

刺猬法则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