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原本是古代妇女节 一年劳碌换来一日清闲
从寒酱
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有“中国情人节”之称的“七夕”。民间传说,这一天正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也是“女儿节”。
牛郎偷看织女洗澡,在老牛教唆下,偷走织女的衣服,以此胁迫对方同他结婚……这真是不符合当代《婚姻法》精神,不值得小盆友们学习。玩笑归玩笑,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劳动妇女的辛苦勤劳。
君小时候一直有个疑问:织女作为天帝的女儿,为何还要织布?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大部分百姓,过的还是男耕女织的务农生涯。他们没有皇家生活的经验,想象不出宫廷的豪奢。许多农妇辛勤忙碌了一整天,闲下来坐在一起,开开脑洞,幻想若是自己当了皇后,要怎样“穷奢极欲”……其结果也不过是“皇后挑水用金扁担”,或是“皇后肯定每天不干活,躺在床上吃柿饼”。
因此,织女作为天帝的女儿,尽管她织的是云锦天衣,也必然是劳动者的形象——她就是古代广大劳动妇女的自我投射。
七夕有“乞巧”的风俗——即通过各种仪式,让织女保佑自己的女红技术突飞猛进。南北朝时,女性乞巧会用彩线来回穿过一根有七个针孔的针。谁穿得快,织女就会保佑谁。明清以后的女子,则会将一碗水放在太阳下暴晒,直到水面上出现一层“水皮子”。此时,姑娘们就将针轻轻放在水皮子上,令针浮于水面。她们会观察碗底的针影。针影细直,说明已经从织女那里“乞得巧”了;若粗大,则暗示放针者手笨,织女赐给她的不是针,而是一根石杵。
可别小瞧了针线活。古代的姐姐妹妹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乞巧”,是因为纺织技能和针线手艺,直接决定了她们在家庭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要知道,古代可没什么成衣流水线。一家老小身上所穿,从头到脚都寄托在女性手中。姑娘出嫁后,若针线活做得好,全家体面都是穿在身上的,是外人看得到的,值得炫耀。反之,则会令家人被讥笑,姑娘也就很难得到婆家欢心。
再者,纺织品和刺绣附加值很高。《孔雀东南飞》里的恶婆婆为啥让媳妇每天狠狠织布?除了刁难,也是因为布帛是可以拿来交税的——甚至可以充抵古代实物租税的大部分。刺绣就更不用说了,明清时期,但凡哪家女儿媳妇有余力出卖绣品,买家都是要在门口排队抢的,根本不用人家姑娘费力找买主。清宫宫女也做刺绣,成品不论好坏,抢者如云。宫女们不但能挣得零花,有朝一日出宫嫁人,更是能靠一手针线,为自己置办起丰盛的嫁妆。
当然,也不能让古代女性连年不休地忙碌。于是,也就有了第四个“妇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与重阳节同日,也称“女儿节”。
古人认为九是极数,物极必反。过了九月初九,一年内的阴阳消长,就开始阴盛阳衰了。因此该日是专门安排给女性放假休息的。有种说法是为了安抚社会中属“阴性”的妇女。一些地域每到九月初九,家中妇女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干家务——家务全都交给老公操持。
一年劳碌只换来一日清闲……所以不要觉得古代女性“主内”仿佛潇洒舒服,其实大家都活得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