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光会使人打喷嚏?
寄蓝郎
这是正常现象,很多人都如此。当眼睛接受的光刺激信号过于强烈时,刺激信号通过三叉神经传到了大脑,而大脑却“误以为”信号是来自鼻腔的,判断是鼻腔侵入了异物,因此引发了打喷嚏的反射。
见光打喷嚏这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一时间众说纷纭,硝烟四起。早在古希腊,沉思者亚里士多德就曾经对这个问题产生过疑惑,而他推测大概也许可能是阳光的热量作用在鼻子上的缘故。不过在17世纪早期,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华丽丽的否定了这个观点。因为当他闭上眼睛暴露在阳光下时,并没有打喷嚏——尽管眼睛闭上了,可是热量还在。据他猜测,阳光使我们的眼睛产生了水分,接着这种水分会渗透并刺激鼻子,喷嚏随即就产生了。
随着生理学发展,培根的“水分假说”就显得提襟见拙了。其实我们打喷嚏时流的眼泪是因为在打喷嚏时,把眼泪导入鼻腔的鼻泪管由于鼻腔压力增大而被堵塞,眼泪排不出去,就会两眼泪汪汪啦。
而当神经生物学家们介入到这个有趣的话题时,真相就变得日趋明朗了。地球人都知道,喷嚏是由于鼻部的刺激引发的。人体的第V对脑神经——控制面部的感觉和运动的三叉神经,自然也负责鼻部的刺激。而视神经是人体的第II对脑神经,感觉视网膜上的亮光是它的职责所在。
有趣的是,三叉神经和视神经是非常友好的邻居,有事没事串个小门儿,增进感情。我们在直射强光时,视神经会给大脑发送求救信号,期望大脑赶紧下令缩小瞳孔,免得强光刺伤了明眸。但是由于视神经和三叉神经的亲密关系,这一部分信号却被邻居三叉神经感受到了,这时候大脑误以为鼻部受到了刺激,慌乱中下令打个喷嚏来缓解。于是,本没有感冒的你,大脑又被无情的欺骗了。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神经之间的“串门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且表达该性状只需要一个基因拷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长患有感光喷嚏,其子女有一半也会如此。而在1978年,一篇研究给喷嚏的光反射现象安了个名称“强迫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光眼激发综合征”(Autosomal-dominant Compelling Helio-Ophthalmic Outburst syndrome)。
虽然这是一个遗传性的征状,但目前相关的科学研究非常少,仅局限在这一现象的存在性以及流行情况的估计。据非正式统计,大概10%到35%的人群患有感光喷嚏。
不过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神经病学专家路易斯•普塔瑟克(Louis Ptácek)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认为,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普塔瑟克一直致力于研究癫痫、偏头痛等间歇发作的病症,他发现癫痫的发作有时是闪光灯引起的,而偏头痛也经常伴随着恐光症。普塔瑟克说,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引起感光喷嚏的基因,那或许可以在大脑内的视觉通路和其他反射现象上有所发现,进一步推动神经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