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献文鱼会有超级粗大的骨头?
梓童桑
300万年前的伍氏献文鱼与钙含量很高的盐湖进行着斗争,天天泡着、喝着浓浓的盐碱水,骨骼也变得异常粗大,大到最后连长肌肉的地方都快没了。伍氏献文鱼也许是唯一一种见证了柴达木盆地干旱化进程的鱼类。它成为这片日渐干涸水域中最后的守望者。
就在碧波浩瀚的中国青海湖旁,在上新世距今约三四百万年的地层中,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鱼:它全身长着异常粗大的骨头,就连它的鱼刺也比一般的鱼类要粗10倍以上。这样的粗骨头鱼在现生鱼中是没有的,而且类似的粗骨头鱼化石记录也仅在地中海北岸中新世的地层里发现过一例。在青海湖发现的这条粗骨头鱼就是伍氏献文鱼,它是鲤科裂腹鱼亚科鱼类的化石代表。
现在青海湖中仍然有裂腹鱼类生活,但它们的骨头都十分正常。为什么它们的祖先却长了那么粗的骨头呢?经过研究后发现,伍氏献文鱼化石周围的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硫酸钙等物质,这说明当时它生活的水体又咸又碱,钙含量很高,而钙正是鱼类骨骼的主要成分。原来,水环境的高含钙量正是导致伍氏献文鱼“骨质增生”的原因。
这条“只长骨头不长肉”的鱼的发现其实反映了当时柴达木盆地的干旱化过程。在四五千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开始隆升,高山阻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使得青藏高原北部气候持续变干,也令柴达木盆地慢慢蒸发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荒漠与盐湖。
就在这样越来越咸的水中,鱼类还在顽强地生存。300万年前的伍氏献文鱼与钙含量很高的盐湖进行着斗争,天天泡着、喝着浓浓的盐碱水,骨骼也变得异常粗大,大到最后连长肌肉的地方都快没了。伍氏献文鱼也许是唯一一种见证了柴达木盆地干旱化进程的鱼类。因为在它之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所有鱼化石骨头都没有变粗的迹象;而在它之后,柴达木盆地的地层中只有厚厚的碳酸钙、硫酸钙沉积,再没有发现别的鱼化石。它成为这片日渐干涸水域中最后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