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震级是怎样判定的?
小静氏
震级是指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等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数字越大,反之亦然。震级是按照以标准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的数值是根据和震中相距100公里处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确定的,采用里氏地震标准。
有的地震可以摧毁高楼大厦,有的却让人一点感觉都没有,直到新闻上报道或地震局发布消息,才被知晓。同时,在新闻上看到的有关地震的消息,报道里提到的“XX级”地震,这里的“级”指的便是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等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数字越大,反之亦然。震级是按照以标准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的数值是根据和震中相距100公里处的标准地震仪(放大倍率2800、周期0.8秒、衰减常数约等于1)所记录的地震波最大振幅值的对数来确定的,采用里氏地震标准。
里氏震级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和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震级划分方法。
里氏震级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震源处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反映的是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大小,能量按几何倍数增加:地震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31.6倍;每相差2.0级,能量释放则大约相差1000倍。震级不同,所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因此人们的感受也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的地方又会因地势、震中距、震源深浅等因素表现出不同的强度。
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有9个等级。小于3级为弱震震级,若震源很浅,人们一般难以察觉;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为有感地震震级,人们能够感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大于4.5级,小于6级为中强震震级,这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等于或大于6级为强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为巨大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的测定并不是不变的,地震震级的测算是根据震源激发的地震波记录,而不是灾情来决定的。按国际惯例和各国不同的工作程序,包括震级在内的地震基本参数报告,一般有三次,即先初报,再修正,最后得到终极报告。而不同的国家因为距离地震源和接受地震波方位等因素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可能不一样。
对于地震的测算,能够为防震减灾活动顺利进行做好准备,也能为以后同等级地震发生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从而减少地震带来的损伤,便于救灾活动进行和灾后工作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