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整个中华文化的字是哪个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锁上的光
在我国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当中,有一个字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这个字便是“和”字。人世间的“和”有着缜密配套的制度作为保证。我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思想模式以及行为规范。宗法制度就是权力的结构,有着非常明确的绝对服从权利等级关系。宗法是由宗族来执行的,宗族统治家族,家族干预家庭,家庭管束个人,个人服从礼教。“礼之用,和为贵”。
礼教的实质是“和”,实现“和”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复礼”反过来保证宗法制度的维持。宗法制度和“克己复礼”相互为用,确保“和”的长期延续。
“和”有强大的透射力。从《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肯定“和”的目的作用以来,“和”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但“和”的词义没有变迁,直到今天,还是“和睦”和“协和”拓展的本义。
“和”有强大的穿透力,构成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纵向之和”,形成了一代敬一代、一代传一代、代代相因的代间之和。
“和”有极强的浸染性。“和”浸润于同代人,古训要求人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由“爱己”走向“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无私成共私”。
今时要求我们了解人,理解人,谅解人,笑口常开,大肚能容。这就滋润了同代人之“和”,横向之“和”。
“和”濡染于社会。《礼记》、孟子、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种人人相亲相爱,和合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老子所理想的社会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天下大治的人间天堂。
“和”普泽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于政治的,“政通人和”;用于经贸的,“和气生财”;用于军事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于状物写景的,“春明景和”;用于音乐的,“声律和而八音生”;用于绘画的,“色调和谐”;用于健康状况的,“气血平和”;用于对人态度的,“和颜悦色”;用于齐心协力的,“和衷共济”;用于建筑景观的,“广和门”、“太和殿”、“颐和园”等等。
“和”字从时间到空间,无处不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和”有巨大的凝聚力。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多民族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和平相处数千年之久。虽然这中间经历过若干周期性震荡,但总的趋势是长治久安的。中华民族奇迹般地把不同地域、语言、信仰、习惯的民族联结在一起,究其根本原因是“和”的内在凝聚力的作用。
回顾中国历史,不管是汉唐盛世,还是先秦、宋、明,无时无刻不在外敌的压迫之下,但从来没有哪一种外来力量能够完全征服中国,这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冲击不溃的凝聚力。
从古到今,中华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为了“和”进行气势磅礴的决死斗争。
如孔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的“富贵不能霪,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毛泽东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斗争正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