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京官一日三餐吃什么?他们也有宫廷食堂哦
荒野風
说到唐朝给人的感觉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个朝代实在是太繁荣了,但是繁荣也不是一个人功劳,也有文物百官的功劳,所以我们今天就得说说这些文武百官了,说说他们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话说他们上朝的时候也有很多吃的讲究的,那么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
唐朝的中央官员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呢?在你脑海里飘过的一定是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不不不,你想多了,唐朝京官们的一日三餐可没这么丰盛。当然了,京官们吃什么和官员品级也是有关系的。那他们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呢?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讲。
既然是京官,我们就要把目光放到长安城。唐朝的京官工作还是很辛苦的,“日出而视事,日中而退朝。”天还蒙蒙亮,官员们就要起床了,整理着装,吃一吃“小食”。唐朝人称早饭为“小食”,这第一餐就来了。
古代没有煤气灶,生火做饭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官员们在家吃,那么选择就很少。通常只有粥和馎饦。粥不必说了,馎饦是什么呢?其实馎饦就是面片汤,唐朝人也叫它汤饼。官员们要是出去吃,那么选择可就多了。有异域风味的胡饼,就是现代的芝麻烤饼;还有蒸饼,包括花卷、馒头、包子等等;还有煎饼,这煎饼可不是山东的粗粮煎饼,比较像杂菜和面揉成一团下油锅炸制的油炸大丸子。
吃饱喝足,这官员们就得赶紧抹嘴上班去了,上朝的上朝,坐班的坐班。到了中午饭点,这上朝官员和坐班官员的午餐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是九品以上的朝廷命官,在工作日,中午这顿饭都是公家请客,不过对于京城的官员来说,这顿午间工作餐有“朝参日廊下食”和“非朝参日公厨堂食”的区别。
朝参日,也就是上朝参见皇帝的日子。唐朝规定,三品以下官员(不含三品),每月逢一、五日朝参;三品以上(含三品),每月一、五、九日朝参。还有一些重臣阁老就比较惨了,基本上每天都要进宫参见皇帝。朝参日这天的工作餐叫做“廊下食”。唐太宗发现官员们“日出而视事,日中而退朝”,下班回家都过了饭点。于是他体恤下情,加上贞观年间国家强盛,有能力供应朝食,于是在朝堂的外廊设置食堂,“廊下食”便形成了。
在朝参日这天,公食都额外丰盛。一般五品以上官员和员外郎的廊下食是一百盘食物,三口羊。这廊下食的品类也是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的,冬季吃热乎乎的馎饦和黍臛(黍臛是一种加了黄米的肉羹),夏季有冷淘粉粥,还供应水果蔬菜和一定量的酒。《唐会要》中记载了“栗黄文桃梨榴湿柿”、“茄子”等廊下食中的水果蔬菜种类。
宰相级别的官员们当然是不会屈尊在廊外吃食的,他们会在政事堂大厅里吃专门的“小灶”。这“小灶”一般是御膳房里做出来的食物,由皇帝赏赐给群相,这顿饭因为是在政事堂里吃,所以叫“堂厨”。别的官员的工作餐供应系统,叫做“公厨”。说完了这廊下食,接下来我们说说平常各中央机关的官员都吃什么。
由于中央各部门的官员们不像宰相那样有集中的办公大厅,所以只能在大堂旁边建一个食堂,各司的公厨为无缘参加廊下食的非常参官员供应午饭。百司公厨对百官食物的标准有这么几类;常食料、小食料、午时粥料。常食料就是日常食料,有米、面、羊肉、酱、醋、瓜果、酒、各类蔬菜等;小食料就是早点;午时粥料顾名思义就是午餐享用的粥。
除了日常的饭菜供应外,公厨还会根据节日推出额外的节日食料。例如正月七日、三月初三有煎饼、元宵;晦日有膏糜;五月五日有粥;七月七日有斫饼;九九重阳节有麻葛糕等等。公厨供应饭菜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也是根据官员品级划分的,像三品以上是上等,四品五品是中等,六品以下那就是下等了。大致看来看来,唐朝中央官员的伙食还是不错的,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过这时的唐朝国力强盛,自安史之乱后,由于国库不敷,官员们的工作餐质量也就越来越差了。
到了晚饭时间,公家可就不管饭了。家产丰厚的官员可以邀一众友人去酒楼,吃吃切脍,也就是生鱼片,还有烧鹅、烤羊等等;那么并不富裕的官员呢,就只能回家喝点粥,就上一两个饼子、馒头,更甚者吃着糙米饭就咸菜。晚饭就要视官员们的个人情况而定了。
参考资料
1.陶俊杰. 唐代公厨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