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杨振宁与爱因斯坦有什么关系?杨振宁对我国有哪些贡献?
半忧伤
说到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可以说他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杨振宁年仅23岁的时候留学美国,35岁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了。半个多世纪之前,杨振宁那时候还是一名年轻的博士后。1949年的时候他加入到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当时他多次出席了爱因斯坦的讲座,并与爱因斯坦以及家人有过好几次的接触。
五十年代初,杨振宁跟李政道合写了一篇关于统计力学的文章。爱因斯坦对此非常感兴趣,邀请这两位年轻的物理学家一同聊聊。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但是后来说起这1个半小时的时候,杨振宁却曾遗憾地说:“回想起来,我并没有得到什么智慧,从那次演讲中。”
为什么杨振宁会说出这种外人看来近乎狂妄的话呢?
其实这了解原因之后,我才发现这不是狂妄,而是“非常耿直”了。
为什么没有学到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爱因斯坦,语言功能曾出现过一些小的问题,说话的时候经常会不经意地飙出几句德语,这使得根本不懂德语的杨振宁一脸懵逼,完全搞不懂眼前的这位大师在讲什么。
第二就是因为太紧张了!毕竟当时的杨振宁也不是现在的“中国物理学泰斗”,而是一个初露头角的研究员而已,而且交流地点又是在爱因斯坦办公室里,所以自己的内心非常紧张,脑瓜子嗡嗡的,根本记不住爱因斯坦讲的话。
所以,说杨振宁说的“没有学到智慧”,还真的是大实话,只不过很是直白了,他也就是这样一个耿直的人。
但正是这样的一个德才兼备的科学巨人,在国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各大媒体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戏子小丑沐猴而冠,长期霸占舆论头条,而杨振宁这样的天才科学巨匠却鲜有正面报道,许多媒体人甚至还热衷于利用先生的私生活来吸引大众眼球,引导舆论来指责杨振宁的私生活,令人不齿。
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为什么没有人说?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中为华人争了一口气,这不值得说?
卖掉自己的房子,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这不值得说?
凭借自己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缩短了与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这不值得说?
这哪一样不值得说!?
还有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年轻时在美国留学,没有帮助中国建设,等自己老了,中国建设好了,又赶紧回来享福,还经常被拿来和邓稼先作比较。
这种观点完全不对,杨振宁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属于基础科学;而邓稼先研究的核弹属于应用科学。
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急需应用科学人才,而不需要搞理论研究的。所以很多人常说,杨振宁在中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回来,这句话本身就是大错特错,因为中国当时根本不需要杨振宁这类型的人才。
在2004年秋天,82岁高龄的杨振宁作为一位物理学界顶尖学者,本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亲自跑到清华物理系去教一群大一学生的物理课。
而在各种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杨振宁也是极尽自己的能力和所见所闻,用各种大家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之人们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