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心碎蓝

诸葛亮死后,后期的蜀汉可以说大部分都是靠着姜维在撑着了,他继承诸葛亮没有完成的北伐事业,只可惜自己拿不到大队兵马,但是仅仅靠着不到万人的军队,也能挫败曹魏大军,他的领兵打仗的能力可想而知。但是很可惜,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理解他,再加上他的身份很特殊,是曹魏投降而来的将领,就更不可能有机会施展了。那么,姜维到底有多厉害呢?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姜维作为蜀汉后期的顶梁柱。在蜀汉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中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个人的成败是与蜀汉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所作所为:像叛魏降蜀,不忠;抛弃母亲,不孝;连年北伐,不仁;不战降魏,不义。也颇受后人的非议。

姜维的身份十分复杂,他本为魏人。《姜维传》上说:“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城人,少孤,与母居。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为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宫中郎,参本郡军事。”由此可知,姜维的出身很好,还是“烈士子女”。这让他很早便身居高位。这样的人轻易投降显然不太可能。除非受到了外因的刺激,才会发生内因的变化。果然在《三国志》与《魏略》上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建兴六年,天水太守得知诸葛亮出兵北伐后,仓皇逃窜。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逃跑不说,还怀疑姜维等人与蜀军有瓜葛。于是“夜亡保上邽”,等到姜维等人发觉后,早已大势已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和几位同僚被迫投降。由此可见,姜维的背叛完全是天水太守的多疑所致。姜维是没有任何责任的。而在这次战役中,姜维也与母亲失散。姜维投蜀后,很快得到了诸葛亮等蜀汉高官的信任,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不久就“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还统领了5000蜀军精锐——虎步兵。而此时,他才不过27岁。以一个降将的身份得到如此成就。不能不说姜维能力之高。

而这时,根据孙盛《杂记》记载:“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孙盛对此颇为不满说其“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但我认为,作为那个纷乱的时代。亲情显得弥足珍贵。而且姜维自幼与母相依为命。他不可能如此绝情。孙盛的这段记载八成是假的。至于姜维之母。史无明文,恐怕再难与自己的儿子相会了。这是那个特定的年代所致,怨不得姜维。毕竟忠孝不能两全。所以说“姜维不孝”,这一点也是有待商榷的。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再说说姜维的连年北伐。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把姜维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看的。曾给蒋琬写信称赞姜维(见《姜维传》)。姜维感念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也立下了不少战功。这也让他走到了人生的顶点。诸葛亮死后,政治上的继任者是蒋琬,费祎。蒋琬是支持姜维北伐的。也进行了不少战略构想。只是由于旧疾复发而未能实现。

如果说蒋琬是鹰派的话,那费祎就是名副其实的鸽派。他不仅不支持北伐,还限制姜维的出兵人数。我每次想到姜维带着不足万人的蜀军与魏国的数万虎狼之师相抗衡。不由得不禁感叹唏嘘。与费祎争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新降之人,不卷入蜀汉各党派的明争暗斗就已实属不易,还上赶着往前凑?可以说就算他与费祎这样的老臣争权,结果必然是对姜维极为不利的。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况且费祎的话本身也有些道理。在这种局面下姜维只有退让的份。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姜维、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无法被人所接受的现实。但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姜维一次次的挫败了名将如云的魏军。在费祎死后,姜维才多次出兵北伐。史载姜维的北伐胜少败多。

因此就有人说姜维穷兵黩武。但是大家请注意,穷兵黩武的意思是说:动用所有兵力,肆意发动战争。从表面上看,姜维确实是这样,但大家请不要忘了。姜维的对手是拥有九州之地的魏国,它不仅地大物博,名将也是数不胜数:郭淮,邓艾,钟会皆为一时之选。

这一点,本为魏人的姜维很清楚。如果他不去攻打魏国,让它安心发展。那么不出几年,魏国的实力将会远远超过仅有一州的蜀汉。那时怎么办?只有等死。可面对这么一个大家伙,兵出少了有用吗?这一点诸葛亮明白,姜维明白。所以他们才会不断地出兵,让魏人得不到一丝安心发展的机会。这才有机会再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夙愿。就算这些原因都是错的。那么怎么没人说诸葛亮这个“始作俑者”穷兵黩武。

姜维有多厉害?只可惜生不逢时

可还是有许多人不理解,谯周就写过一篇《仇国论》来劝谏姜维。可以说姜维面临的不仅仅是魏军的威胁,他的后方也不平静。将军无法全神贯注的去打仗已经十分被动了。但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姜维还是把魏军卡制在了子午谷一线,让实力占优的魏国被动防守多年。这在军事史上简直是个奇迹。从中我们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感受到姜维的能力确实高超。也可以这么说,姜维延续了衰败中的蜀汉政权。而且蜀亡时还有10万大兵,94万百姓(见王隐的《蜀记》)。这样的情况还能叫穷兵黩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