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 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乡村非主流

说到曹操身边的谋士,你会想到哪些名字?郭嘉,荀彧,贾诩?的确,这些都是曹操重要的谋士,曹操对他们的评价也非常高,但是还有一个首席谋士,却一直被人们给忽略掉了,那就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可能很多人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提怎么了解他了。那么,为什么他身为首席谋士,知名度却会如此之低?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荀攸(157年-214年),表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荀攸默默无名,第一怪罗贯中。明明是曹操家的谋主,首席谋士是也,曹操所谓:“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结果罗贯中坑去了不少。导致《三国演义》里,荀攸戏份极少。比如荀攸劝曹操别打张绣,免得张绣和刘表勾结,曹操不听,事后如荀攸所料,曹操跟荀攸道歉了——这个被坑了。

比如水淹下邳,明明是荀攸与郭嘉主谋,到《演义》里就变成荀彧和郭嘉主谋了。比如是荀攸画策突袭白马,斩了颜良——这功劳全被关羽一人吃了。比如斩文丑时,荀攸和曹操著名的心有灵犀互相微笑——这个也被关羽的荣耀遮盖了。比如许攸来投,诸将怀疑,只有贾诩和荀攸劝曹操去袭乌巢;之后张郃投降,曹洪不肯收纳,只有荀攸判断可以收纳——这些全被罗贯中吃了。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简而言之,荀攸所有的名策略,要么被罗贯中凭空吃了,要么被罗贯中另外捧个人(郭嘉、关羽)出来遮盖了。荀攸默默无名,第二怪他小叔叔。——很多人知道荀攸是荀彧的侄子,未必知道荀攸比他叔叔大六岁呢。——荀攸的小叔叔太有名了,导致许多事儿都压住了荀攸。多少人还把荀攸的事儿归到他叔叔头上了?——实际上,大家都有个习惯思维:三国那么多同姓出没的,只当一个人记。吕旷吕翔、袁熙袁谭,诸如此类的打架。我估计马玩马铁马休分得清楚事迹的都少呢……荀攸默默无名,第三怪他这姓氏。多少人都把荀彧读成狗货,把荀谌读成狗甚?太生僻啦,客观上限制了名字的流传。荀攸默默无名,第四怪历代绣像画册+今日的漫画+游戏。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众所周知,三国人物的形象塑造,许多来自于光荣三国;而光荣三国最初模板,比如5代之前,都来自中国的连环画;比如关羽的冠、张飞的巾、马超的盔、邓艾的毡笠。而这些形象,又多半来自历代绣像。在绣像里,荀攸和荀彧都是苦哈哈脸谋士,远不如郭嘉白净帅气,这就丢了分了。更要命的是游戏设定,通常把荀攸设定为一个“曹操谋士群里智力排第三”的货,除了三国志11给了神技外,基本无特殊存在感,跟他叔叔作用大大重叠。更糊涂啦。尤其坑人的是,荀攸在早期剧本里还跟过董卓呢,不是曹操开始就能使唤的,所以大家对他的熟悉度怕还不如曹纯曹休……

荀攸是世家出身,作为颍川大世家的一员,荀攸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小小年纪就才名在外,董卓进京惑乱天下的时候,荀攸还曾经谋划刺杀董卓,只是还没成行就暴露了,被收押,当时一起谋划的人都畏罪自杀了,但是荀攸还是镇定自若,后来董卓身死,荀攸就被释放了。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后来荀攸投靠了曹操,成为了曹操的谋士,当时曹操去正要张绣,荀攸就告诉曹操不能直接进攻,应该围而不攻,使得刘表无法支援,然而曹操没有听荀攸的计谋,直接出兵结果引来刘表支援,曹操大败,之后曹操对于荀攸就言听计从。后来荀攸有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为曹操大胜仗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和袁绍之间的战事,在当时袁绍的实力远在曹操之上,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曹操,但是荀彧智计百出算无遗策,很好的为曹操谋划了整个作战的策略,定下了声东击西攻敌不备的方针。

曹操的首席谋士明明是荀攸,为什么他不怎么有名?

在荀彧的帮助下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一举奠定了曹操威震天下的局势,为曹操之后一统北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称得上是劳苦功高,所以在后来曹操还曾经亲自上奏为荀攸求官封爵。

荀攸为人计谋出众,算无遗策,跟着曹操征战之时,常常有奇谋妙计,当时很少有人能看出他的心思,所以常常受到曹操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