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好友为什么都选择加入曹营?诸葛亮是怎么对待自己朋友的?
风与水
诸葛亮在出仕以前身边有四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四人最后都选择了不同的君主效力。这其中最知名的肯定就是诸葛亮了,不过这四位也都不能小看,基本上都算是当时的名士,对于诸葛亮来说运气是最好的,因为刘备自己找上门要诸葛亮出山,这面子可太大了。其中还有两位选择加入曹魏,不过曹操身边能人如云,想要出头就没那么容易了。
诸葛亮在荆州的时候,有四位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分别是孟公威、徐元直、石广原、崔州平。这四个人被称为“诸葛四友”,都是奋发有为的年轻人,也都想做一番事业。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大家都面临选择问题。
其中,徐元直、石广原最终进入了曹魏政权。徐元直尽管曾经辅佐过刘备,但因为家庭变故,后来不得不进入了曹营。其实,徐元直进入曹营并非家庭变故那么简单,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他的出身决定了去曹营的发展前途更好。
徐元直并非荀彧、陈群一样大家族出身的人,但是依然是颍川名士。虽然他家族并不兴旺,因为生在颍川,同样拜师,学了一身本事。石广原同样是颍川人,在曹魏阵营汝南颍川人士占据了行政人员的绝大多数。
正是因为这个历史背影,所以徐元直、石广原最终进入了曹操的阵营。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名士的流向来看,他们二人的选择并没有错,毕竟曹操是当时最大的势力。不过,他们两人在曹操阵营都没有获得重用。
徐元直在魏国担任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广原在魏国担任过郡守、典农校尉。这两个都是中层职位,没有一个是高层。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在陇右地区听说了他们二人的职位,非常感慨地说:“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的感慨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曹魏真的有那么多名士吗,诸葛亮是怀疑的;第二、两人没有被重用,诸葛亮是有意见的。诸葛亮一生提拔了很多人,他识人能力是非常强的。他清楚,徐元直、石广原都是王佐之才,至少要做到尚书、军师将军的高位才行。
遗憾的是,他们俩忙活了一生,也并没有被重用。徐元直与石广原尽管是颍川人,但是遗憾的是,他们进入曹魏系统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同时,曹操在此时已经表现出了称帝的动作。当时的曹操与士族集团矛盾非常深。
大量的颍川士族被曹操直接或间接杀死了。徐元直、石广原在这个背景下进入曹魏集团,当然不会得到重用。如果他们在官渡之战前进入曹魏集团,获得重用的几率会非常大。等曹丕禅位之后,整个曹魏的行政格局基本定下来了,他们被重用的可能性更小了。
并不是因为曹魏人才多,而是因为曹魏的发展已经趋向建国的方向,与徐元直、石广原的个人能力出现了不匹配的落差。他们都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好运,最终做到了一国的丞相和一把手。个人际遇与选择,有时候真的决定了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