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克贵族是怎么统一德意志的?揭秘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
将要吻上
说起德国,相信很多人的以反映就是德意志、普鲁士、容克贵族等等一些相关的词语。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军国主义的来源,也是德国近代历史上精神文化的代名词。在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巨头相聚德黑兰时,就商定要铲除普鲁士这个万恶之源,清除容克贵族根基。可见普鲁士、容克贵族在德国影响力。
那么,容克贵族主导普鲁士后又是如何统一的德意志?俾斯麦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追寻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容克贵族主导普鲁士并建立中央集权
当时的普鲁士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就是一个强大的邦国,到了可以跟掌控皇位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相对抗。可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德意志地区以360多个邦国林立的状态存在,因为这样八分十裂的均势态势对他们有利。虽然后来普鲁士在容克阶层的主导下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并逐渐强大起来,但是仍难统一德意志。
事实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影响力、维持了神圣罗马帝国内部邦国林立的均势秩序。这样一来,身处四战之地的德意志地区就成了大国争斗的缓冲地带。在这样的情况下,18世纪欧洲双元革命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横扫整个欧洲,为适应形势变化,英国、荷兰等先发工商业国家产业开始转移,普鲁士依靠波罗的海黄金海岸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商农并举”的容克贵族农庄模式的农业商品经济借机迅猛发展,使国力大大增强。
同时,在容克贵族的主导下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了容克军官集团和文官体系,并在国王支持下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如此普鲁士就有资格参与到对德意志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并于1740年哈布斯堡家族直系男子绝嗣之后,拒不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从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致使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大减,欧洲外交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在“伙伴交换”的欧洲外交革命中,长期对立的法国和奥地利结成同盟,好与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英国在海外殖民扩张上对抗。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曾经支持奥地利的英国,从保持大陆均势和殖民竞争上考量,与普鲁士结成同盟。七年战争爆发,虽然打得惨烈,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曾两次产生自杀念头,但最终的胜利让普鲁士成为欧洲第五个列强。
自我改革普鲁士在与奥地利的争霸中占了优势
七年战争过后的普鲁士王国千疮百孔,好在腓特烈大帝全力重建,竭力经济发展,普鲁士的战果得以保全。可是他后继任者腓特烈·威廉三世却不思武备,放松了军队建设。就在这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欧洲进入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1806年8月最后一任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禁不住强大的军事冲击,皇帝弗里茨二世放弃皇位,从此千年帝国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在耶拿战役中打的落花流水。也使整个德意志都成了拿破仑的囊中之物。
这时拿破仑为整治英国,进行了大陆封锁,试图困死英国,这对普鲁士地区影响最大,因为普鲁士的经济主要是以对英国出口农产品为主的。不仅如此,后来拿破仑为报复破坏大陆封锁的沙俄,更让作为附庸国的普鲁士苦不堪言。因为要负担战争赔款和交纳巨额军税。如此让容克贵族农奴制度遇到了困难。加上受法国的许多新鲜事物影响,为适应时代要求,普鲁士下决心改革。
拿破仑战败后,由英、俄、普、奥为主导形成的维也纳体系,还是延续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依然保持欧洲均势秩序的做法。表上看是反法同盟为了收拾法国,但实质也是限制普鲁士王国的崛起。因为各国都不愿意看到中欧有一个新的强权产生。所以又创造出了一个所谓的“德意志邦联”。德意志联邦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概念,只是在某些因素上的邦联而已。在德意志内部,普鲁士和奥地利继续争夺话语权。
因为有了拿破仑战争的惨痛教训,普鲁士掀起了改革浪潮。经济上,制定一系列政策解放农奴,开展了活跃工商业吸引犹太人的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军事上,设立国防部及下属总参谋部,废除贵族在军队中的特权,建立义务兵役制,办新式军官学校,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级军事人才。教育上,在全普鲁士推行全面的义务教育,改善中学教育、建立新型的柏林大学,积极树立德意志自由平等和民族爱国思想。从而使普鲁士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在与奥地利的争霸过程中最终占据了优势地位。
关税同盟为德意志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经过30多年和平与改革的普鲁士,极大地刺激着德意志地区工商业发展。邦国之间的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分工日益细化,不同邦国的关税、货币、交通严重束缚了德意志工商业发展。还有德意志联邦中有几十个独立主权的邦国和城市构成,致使工商阶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废除德意志内部关税、建立统一经济市场的呼声高涨。
新兴工商业者极欲在全德意志统一关税,而普鲁士对此非常热心。这是因为普鲁士王国分成了西部莱茵省和东普鲁士两个部分,这就导致它有长达七八千公里的关税边界。但在成立关税同盟时,普鲁士还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关税同盟成立到1842年已有28个邦国加入,这为普鲁士日后统一德意志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些德意志中小邦国,虽然加入到普鲁士主导的关税同盟中,但是仍担心有一天会被普鲁士吃掉,所以在政治上倾向奥地利,就这样德意志邦联又维持了30年。这当中奥地利也曾多次要加入关税同盟,无奈普鲁士控制着德意志北部海岸线、工业原料和通往世界的通道,也就是说普鲁士掌握着德意志地区工商业发展的主导权,坚决不同意奥地利的加入。但由于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刮起了复辟君主制风潮,因此德意志各邦国王室不同意统一更有了底气。
自由主义者虽然控制了议会但难成大器
然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王朝复辟的倒行逆施,与工商业发展的大势是相悖的。1848年2月巴黎革命烽烟再起,迅速点燃整个欧洲。受此影响,3月德意志革命爆发。这次源于德意志各邦国市民阶层的革命,意在建立一个英国式君主立宪制、自由的德意志统一国家。同时组建了全德意志历史上第一次国民议会,即法兰克福议会。
法兰克福议会主张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德意志统一国家,但由于德意志邦国太多、利益分歧太大,意见难以统一,因此陷入争论之中,使旧贵族势力得以喘息和反扑。革命遭到王室军官和官僚的镇压,同时自由主义者形单影只,因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参加进来。
现有法兰克福议会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这注定将要与占领德意志石勒苏益格州和霍尔斯坦因州的丹麦、意图抢占莱茵河左岸的法国、波兰等国发生冲突,也会因奥地利帝国内有大量其他族群而造成麻烦。包括整个奥地利帝国在内的“大德意志方案”,肯定会遭到了周边大国的抵制和敌对,想要只吸收奥地利日耳曼人、波西米亚人和捷克人,一定会遭到了奥地利的拒绝,而排除奥地利在外的“小德意志方案”,怕被普鲁士吃掉的中小邦国所不能接受。事实证明,市民阶层和新兴工商业者完成不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任务,如此容克贵族有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然而,革命被镇压但德意志工商业还在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在壮大。1862年,主张君主立宪制度的市民自由主义者终于和普鲁士王党贵族爆发了一场宪法冲突。而具有容克贵族烙印的普鲁士军队只听命于国王,但自由主义议员们希望军队听命于议会。最终国王解散议会,想通过重新选举,建立一个能够与国王合作的议会。然而,事与愿违,由于自由主义者占议会多数席位,这样保王党人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在此僵局之中,连国王威廉一世也有了妥协的想法。
容克贵族抢抓机遇登上普鲁士的历史舞台
就在这关键转折时刻,政治能人俾斯麦连夜入宫力劝国王坚守君主制度,因此他被任命为普鲁士宰相。作为容克贵族杰出代表的俾斯麦,改变了这一切。当时的普鲁士社会基本分为容克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三大群体,俾斯麦通过制定改善工作福利制度,成功联合工人阶级遏制了资产阶级。但是当时普鲁士社会的三大群体,在德意志统一问题上是一致的,只待机遇而已。
俾斯麦担任过驻德意志邦联特使、驻俄国和法国大使,他深谙外交斗争,思想敏锐,眼光独到,知道维也纳体系明里是控制法国,暗里是捆绑普鲁士。然而,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似乎并未看明白,仍在努力与英国修好,试图摆脱孤立困境,积极推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这样既可瓦解三皇同盟,又使英俄两败俱伤,最终让俄国龟缩国内,英国殖民体系振荡,两国国力受损。
这样一来,英俄自顾不暇,普鲁士收拾奥地利和法国就显得轻松了许多。俾斯麦和威廉一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多变的外交方式,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就清除了德意志统一的一切障碍,统一了德意志。
结束语
就这样,容克贵族在乱世中,渐渐地主导了普鲁士,并通过改革、关税同盟、法兰克福议会等逐步登上主宰普鲁士的历史舞台,借助英法土大战沙俄都受了重伤之机,靠着普鲁士雄厚的国力和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成功缔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