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战争为何法国能够做到反败为胜?
木槿天堂
说起英法百年战争,这是英国与法国在中世纪时期打的最为持久的一场战争。在整个中世纪内,除了波及到整个欧洲以及西亚世界的十字军东征之外,就再也不存在这么持久的战争了。而事实上,虽然称为英法百年战争,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英格兰和法国一直处于一种极为不平等的战略态势中。
前者不仅率先发难,更是在之后长达116年的战争期间几乎占尽了先机和优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战争末期,最终的胜利者却是属于原先只能苦苦支撑的法兰西,战争结束之后,在战争前期英格兰所攻占的所有地区尽数被法国收复。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属于英国的诺曼底地区也被后者占领。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一地区再未能被英格兰收复。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使得这样的攻守态势发生了改变呢?
1.免役金制度下的英格兰长弓与采邑制度下的法兰西骑兵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军事上的问题,英法百年战争的发起者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与他懦弱的父亲不同,这位英格兰君主极肖其祖父爱德华一世,也就是“长腿爱德华”。虽然并不如长腿一般暴虐,但是爱德华三世在面对法兰西的问题上仍然显得极为强势,曾经多次以自己血统问题干涉法国国王的继承权问题。
而他的强势并非毫无凭借,其最大的依靠就是在爱德华一世时期开始逐渐风靡整个英格兰的威尔士长弓。这也是后世所熟悉的英格兰长弓的鼻祖。与许多人印象当中,依赖敏捷作战的弓箭手不同的是,在古代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攻守还是需要一副合格的身体才能拉得动这种将近一人高的英格兰长弓。
除此以外,英格兰长弓虽然不要求百步穿杨的精准,但基本的射击精度却还是十分重要的。想要驾驭这种长弓,还需要长期的训练来提升自己设计的准度。相比之下,法国的士兵并则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受长期的军事训练。这在中世纪也是最为常见的场景,当地的领主往往会从农民那里征收钱粮。然后以骑士领、男爵领、伯爵领为单位,组成一个个军事集团。在这一过程当中,这些职业的军队都需要由领主来负责训练和征召。
这些领地的军队质量参差不齐,与领主的资金状况和偏好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些大的公爵领,其麾下的士兵往往较为精锐,而一些贫瘠的骑士领领主,可能连自己的扈从骑士都无法配备合格的战马。而在作战的时候,这些骑士和他们的扈从往往才是整个法国最精锐的战力来源。
相比之下,英格兰的情况就颇为复杂,一方面,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就开始流行的盾牌税给于了国王更多的钱财帮助他们组建自己的部队。而其麾下的领主,也有不少以免役金赎买自己的战力。这种赎买制度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内政,而战争过程中,他们会雇佣更为职业的军人代替他们作战。
最讽刺的是,正是他们这种显得有些贪生怕死的心态和行为,英格兰军队的组成中,骑士数量虽然远远低于法国,但其职业部队的数量反而因为这种雇佣兵的存在变得极为充足。这些雇佣兵中,有不少都是所谓的英格兰长弓手,虽然他们并不精于骑射,但他们其中有不少甚至还有着自己的马匹。以精锐之师攻伐乌合之众,这也是爱德华三世敢于和法兰西为敌的原因。
在战争前期,无论是爱德华三世主导的克雷西之战还是黑太子的普瓦捷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关键战役。而这两次战役,同样也使得英格兰长弓名扬欧陆。其泼洒的箭雨更是成了所有法国领主的梦魇。在距离英法百年战争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之后,曾经有一个法国作家在描写雨季的时候,曾经写道:“雨落若英夷之箭”。可见这种武器的恐怖。
然而,这样的态势在战争进行到1320年前后发生了改变。要知道,虽然法国的军队并不如英格兰的军队精锐,但是在重骑兵的拥有量上后者却只有前者的三成左右。以1320年的数据为例,此时的法国虽然已不再全盛时期,但是其治下的男爵领数量还是多达300个,以当时的采邑制度来计算,这就相当于至少九千的骑兵总数。而英格兰的领主,根据史料记载,在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即使是加上苏格兰的附庸,也只有三千之数。更何况在百年战争期间,苏格兰一直是处于降而复叛,剿而复降的尴尬境地,根本不可能为后者提供兵源。骑兵数量稀少,是英格兰免役金制度的唯一缺陷。
在百年战争后期,法国领主和将领们,尤其是曾经光复兰斯的圣女贞德,都开始注意利用骑兵数量的优势以及机动性来进行迂回作战。同时,利用小规模的冲突避免陷入阵地战的漩涡,同样也是法兰西将领用牺牲总结出的最佳战术。从此以后,原本可以利用拒马桩和高地以逸待劳的英格兰长弓手,就很难重现克雷西之战、普瓦捷之战的战争奇迹。
2.法国王室威权的恢复以及红白玫瑰之战的滥觞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事实上有许多战争的结束都与政治有关。而之所以法兰西和英国会出现攻守互换的情况,也与此有着巨大的联系。
其实,在百年战争开始之前,法兰西一直处于一种诸侯割据的混乱状况中。腓力二世、狮心王查理、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三世、黑太子,相比于英杰辈出(同时也是疯子辈出)的英格兰,同一时期的法国王室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正因如此,法国王室的威权在其封臣的领土上一直得不到真正的尊重。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法国王室成员大多不会离开其首都巴黎,这并非完全因为首都巴黎那致命的吸引力,相反,真正促使他们不敢离开的真正原因是这些王室成员害怕在其他领主的土地上遭到暗杀。
从这点上来讲,此时的法国已经面临着最为严重的局面了。然而,英法百年战争的前期,虽然法兰西节节败退,甚至连首都巴黎都被英格兰攻陷,大半个国家也完全沦为敌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贵族的凄惨死亡以及侵略者的疯狂无状,让支持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查理七世)的贵族开始聚拢在他的身边。
敌人的强大促使这些争斗的贵族选择查理七世作为自己最后的救世主。而这也使得这位已经失去王位继承权的王太子却成为整个法兰西权柄的唯一掌控者。再加上圣女贞德这位几乎被人们当做“玛利亚”化身的圣女存在,整个法国的国家意识也开始觉醒。
相反,频传大捷的英格兰反而因为胜利,陷入了政治的漩涡中,一些战争中表现极为突出的贵族,势力范围在这段时间里迅速扩大。比如兰考斯特以及约克家族就是这次百年战争期间最大的获益者,而最令英国王室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家族竟然因此而陷入无尽的内讧中。甚至有人认为,之所以约克和兰考斯特家族在疯王继位之后,会如此丧心病狂的开启内战,以至于酿成红白玫瑰之战的悲剧,与百年战争中两家族的龃龉和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臣强主弱而陷入内斗得英格兰自然无力再继续维持在法国占领区的统治,最终在1453年,法国夺回吉耶讷,这意味着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而这也成为了百年战争结束的标志。
3.总结
百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大的世纪之战。而同样因为这个原因,想要将百年战争的得失完全归结于某一因素的出现,总会失之偏颇。事实上,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使得法国重新确立了中央集权。同时也让英格兰失去了所有海外土地,最终变成一个海岛国家。有人认为,正是这种失利,使得英格兰在这之后,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最终成就了一个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