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中国好小伙

说到戚家军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是多么的强大的,这个军团也是真的厉害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真正意义上的戚家军的编制会是什么样的呢?而且戚家军军团的编制的人数等等又是怎么安排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前言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遗址中,自河北省东方滨海的山海关起,到北京以北的长城段,设计与构筑的这条严整防线,严密坚实的程度,直到明末,仍足以把满清抵挡于关外不得入侵。戚家军,也就是明史所载的南军,在多年后也参与了朝鲜之役,再次的与倭寇对阵,只不过,这次直接面对着倭寇的正规军。在明末,戚家军转化的关宁铁骑,为了保卫大明朝与满清异族血战于关内外。可说,自明中末期起,戚家军在与异族的战役中几乎无役不与,这支忠心保卫大明帝国江山,长期护国卫民的铁血劲旅,这在中国历史前所未见,而这支劲旅的创始者,正是「民族英雄」戚继光。

第一章《戚继光军事成就与现代军事连结》

目前中文网络上,每当撰述戚继光的军事成就时,总是在戚继光撰写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及《练兵实纪杂集》里捡拾几段内文来略为说明,既说不到重点,也从未有个全面性的介绍。当然,也从未有人提到戚继光在其一生的军事创新与现代军事做个连结。事实上,戚继光当初规划与设计的军事革新,不要说当代,就是拿到现代也是个很先进的军事思想,其中有许多的战术应用,仍延续到现代。

就拿戚继光最具代表性的鸳鸯阵来说好了,在中文网络上,一般说明鸳鸯阵只是一种古代的对敌阵法,或许有许多网民受到低俗的电影及电视剧影响,总以为是那些个如八卦阵般的玄奥,或许也只是个神话与传说,最多就是个封建落伍的军事阵仗罢了。而且,现代中国人的观念,总以为现代军事体系是西方人建立起来的,与中国人无关,至多就是拿个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来自我安慰一下。西方人也总以为,古代中国人从没有现代军事的概念与连结,最多就是耍刀弄枪,有如马戏团杂耍特技的中国功夫罢了。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电视里播出的现代特警队与歹徒的对峙与攻坚画面,好像在电玩里的CS游戏中,就有各国知名特警队与歹徒的游戏对战,其中特警队就装备有战术盾牌这种警用特殊装备,特警队常用的战术编队,就是以手拿警用盾牌的特警为第一位,后续手拿各式枪械的特警紧跟着其后,这种战术队形其实就是现代的鸳鸯阵。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图示左边的是现代特警队标准的战术队形俯视图,第一人为手持防弹盾牌的特警队员,其后紧跟着其它队员成一字队形。右边的是戚家军最基本的战术队形俯视图,也就是鸳鸯阵,第一人是手持盾牌的藤牌手,其后紧跟着其它士兵成一字队形。这两种战术的运用及理念是完全相同的,但时代差了四百年。我们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才是这个战术的元祖。这个特警战术不只是用在特警队中,在现代的欧美日等国军队已列为步兵的一项基本战术教练,并实际应用在阿富汗及伊拉克战场上。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再例如,在大编队的编组及战术应用上,戚继光著名的车、马、步、辎重等单位的混成编装及车阵等的战术运用,也都在现代各国军队及战场上找到身影。现代军队的三人为伍,十二人为班的标准编组及武器混成装备方式,首先由戚继光创制而成,并在明末成为标准军制。现代军队的三三编制及四四编制等,也都是戚家军的标准编制。此外,戚家军的边军车营战法与二战北非战场及现代伊拉克战场是同样的概念,同样的适应蛮荒的干燥沙漠环境,对付同样难以捉摸的狡诈敌人。戚继光的车、马、步、炮协同作战的战法与一、二次世界大战也是相似的概念,其中有些战术更延用在美军的伊拉克战场上。

二战时期发展成熟的步战协同作战,其实早在四百年前的戚家军的车、马、步营中可看到同样的战法。戚家军的马营编组方式及战术应用更相似于现代的装甲骑兵单位,这跟古代西方的骑兵以及满清的骑兵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相信现代中国人没几个明白,更不要说老外了。

很多现代人都认为,古代中国人是个不重视科技不懂使用热兵器的封建八股国度,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将领都是一群只知割据享乐的大老粗。事实上,明朝是个很重视实用科技的朝代,每位领兵将领都懂得热兵器在战场上的实用性价值及战术运用,北方边军将领很早就在军用制式热兵器的快枪上,装置与现代一样概念的刺刀,这是现代刺刀最早的文字记录,比欧洲还早上百年以上,但举世只知刺刀是欧洲人发明的,却不知明朝军人才是使用刺刀以及刺刀战术的元祖。

当然,咱们家的戚继光更是位最注重热兵器应用的天才将领,更是位热衷于热兵器研发改良的实用家,尤其是对于鸟铳而言,也就是火绳枪,就是出自于戚继光的仿造与改良,明朝军队过往只配备火铳,从戚继光编组军队开始,火绳枪才正式的纳入明朝军队制式热兵器项目中,而火绳枪的战术与战法应用,在当代而言是相当先进的。至于所谓的军用器械标准化也出自于戚继光,此时世界各国还没有这种概念,更不要提全军推广武器制式标准化了,明末时期的明朝军,使用的武器,大致上可以做到现代所称的军用制式标准化,这也领先于全世界,欧洲要到17世纪中末期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才有这观念与作法,这些在网络上也很少有人提起,甚至还有许多谬误观念。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此外,还有一点要提的,现代军队不能没有军乐队,这是现代军队的组织象征,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古代中国军队,是没有这种所谓的军乐队组织存在,最多就只知道现代军乐队组织首见于奥图曼帝国的新军,之后由欧洲模仿而得。当时的奥图曼或是西方国家的军乐队,是以吹奏行军战曲及发令信号的混和功能为主,编制小人数少,使用乐器种类也不多,所以当时的欧洲军乐队称为军鼓笛乐团。而同时代的明朝呢?其它的就不谈,就说戚继光的戚家军,当时戚家军每个营都正式编制有十六人到三十六人的中军旗鼓吹鼓手,明朝在战场上下达作战信号是由中军旗鼓使用各色不同旗号外,还以吹鼓手使用喇叭、唢呐、哱啰、铜锣、羯鼓、摔钹、炮号等不同乐器,让战场上的众多军队听号令整齐进退等战术动作。这与西方国家目的是一致的,而西方的军鼓笛乐团最后演变为现代铜管乐团,反观明朝灭亡后,颟顸的满清虽然继承了明制,在军中也是有吹鼓手的编制,但始终停滞不前无法革新,最后更完全的抛弃。

三百年来,因为异族的侵占及颟顸愚昧的统治,使得百多年的中国积弱不振且战乱频仍,让中华大地蒙尘,也让过往的英雄豪杰事迹埋没。演变到现在,各种论述纷乱而无规矩可言,加上粗俗不负责任的影视界推波助澜,使得现代人看待古代的中国军事,有如一场低俗可笑的闹剧,是毫无建树与价值,当然,也跟现代军事无关。

第二章《戚继光与戚家军》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时的正式官衔为;署都指挥佥事。正式军职为;参将。套用现代的军职,大约是师长层级与兼任地方师管区之后备与民防司令。当时,正是倭寇骚乱最严重的时期,而戚继光正好是骚乱最严重地方的军事长官,官虽小却责任重大。戚继光在与倭寇对阵,可说战绩辉煌百战百胜,是几个抗倭名将中,军事成就最高者,并著作有兵书传世。

当戚继光在镇守北方边关期间,在既有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与构筑了数道长城防线,有效的抵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明末,强如满清也都未能打开这道防线。而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编练的军队,后人习惯称之为「戚家军」。戚继光与戚家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戚继光是戚家军的创造者也是主脑,戚家军是手与脚,能实际的完成戚继光所赋予的任务。也因为搭配的如此合谐有效,在戚继光的领导下,戚家军总能以少胜多,与敌对阵百战百胜。

这支军队虽号称为「戚家军」,但可不是往后满清及民国时期那些个「军阀」性质的所谓「私家军队」,「戚家军」可视为一支募兵性质的「职业军」,是属于国家的国防体系之部份,带兵官及所属将领从未形一个封闭的军系,当然也从未变成割据地方的「军阀」,所以当明朝支持朝鲜抗击日本侵略时,「戚家军」可配属在非戚家军出身的主战将领手上而无碍。

此外,戚继光在南方编练的「戚家军」,不只是陆上的精锐武力,也同时展现在湖海舟船的水师上,完整的「戚家军」是包含了水路两军,中文网络很多人都忽略了戚继光编练水师的成就。戚继光到了北方编练的「戚家军」是同时有好几个不同军系,除了南方的原「戚家军」,也就是江浙军或南军以外,包含有原蓟州、昌平、保定之三镇卫所军,以及后来又招募到的南、北方民间游勇等。也因戚继光长期驻守北方拱卫京师的重要边关,这时的「戚家军」是以陆上武力为主,除了步军,还编练了「车营」、「马营」、「辎重营」等不同任务性质的专业部队,并在这些部队之中混编了不同的专业兵科,使用经过筛选改良的实战用冷热兵器,互相搭配攻守兼备,形成了一支可媲美现代部队编装的精锐战斗之师。

也因为戚继光的练兵有成,经过了大小实战的焠炼,戚继光编练的军队模式及战术运用,以及采用的冷热武器及军械,都成了当时其它边军用之以编装的典范。

例如明末辽东镇的编组就是四四制,也编组了正兵队与奇兵队等的冷热兵器搭配模式与战术运用。明末洪承筹的秦军编制更依重于「车营」,战术教练等完全照抄戚继光所立下的规矩。甚至到了数百年后的清朝「湘淮军」,其编制与军事用语也都抄袭了戚继光当年所创下的战术教条与军事思想,而「湘淮军」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支「现代陆、海军」的前身,台海两岸的军队严格说来多少都受到「湘淮军」的影响。就论及戚继光与「戚家军」对于中国往后的建军思想来说,其实影响很深远。

《清实录》中所绘的萨尔浒之战场景插画。

图中右方的明军就是戚家军的基本战术编装与展开来的鸳鸯阵。

平定伊犁回部战图之「伊西尔库尔淖尔之战」(部分彩图)

图中左方的回军使用的是先进的燧发枪,右边清军使用的是老旧的火绳枪(鸟铳)及虎蹲炮,清军使用的火器型制最初是由戚继光所改良而得。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三章《戚家军的成军》

大明朝实施海禁的基本国策一直没变,无法在海洋上运用水师之力来平定倭寇骚乱,必须在倭寇登陆时加以狙击歼灭,这种先天上就自缚手脚的战略本身就是个不合理的矛盾。过去往往倭寇登陆劫掠后扬长而去,此时官军才姗姗来迟,根本无济于事。此时的明朝卫所官军承平已久,训练不足器械短缺,无论是精神战力或是物质战力都不足以消弭这些个作乱的匪盗。而倭寇本身就是个小集团的海上强盗,哪有什么正规的军事素养与阵仗养成,打得过就吃,打不过就跑,在沿海到处流窜劫掠,就算大股官军狙截到小股的倭寇,这些倭寇往往就是管它的什么军阵不军阵,凭借着制造精良的锐利倭刀剽悍的蜂拥而上,大股的明朝正规军就被这些个剽悍的海盗,打的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在倭寇合流坐大后,老朽的明朝官军当然更无法抵御这些来自海上的劫掠集团,最后失控般的动摇到明朝国本。

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在针对南方水域纵横的战场环境而言,作战规模通常不大,上万人的陆上大型会战更是屈指可数。加以倭寇的小股机动作战特性,以及倭刀特有的强大威力等,戚继光认为,唯有编组成以小单位为主,并混编各式攻守武器于单位内的高机动作战部队,才能有效的在陆地上狙截到四处流窜的倭寇,也才有机会配合水陆两军来歼灭这股的倭寇以绝后患。但当时的地方卫所军实在不堪阵仗训练,必须要招募一批民间地方勇士重新训练成军,于是上奏朝廷恩准招募一批募兵。明朝是不许有地方将领私下招募军队的举动,但当时确实已经动摇到明朝的根基,戚继光得到了朝廷正式许可与支持,在义乌招募到了数千人的民间农夫与游勇。但问题是,如何在短期内把这批人训练成一支可堪大任的精锐之师?当然,戚继光是个军事上的创新者,办法就是进行严格与确实的军事管理与进度管控,一切军事阵仗教条训练等,全都立下了明文的教典范例模式,只要切实按表操课,一切从从严办理,很快的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与众不同的精锐之师。

戚继光规划的戚家军编制是依照鸳鸯阵的战术思想为基准,参照战场环境与敌对的倭寇作战方式搭配实战兵器,采取小编制的混成兵科构成高机动打击力量。

首先编制而成的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如字面,「伍」是由伍长与四名士兵共5人所构成,是戚家军最基本,也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两伍构成一队,称为小队,含队长及管炊事的火兵在内共12人构成「队」,这个「队」就相当于现代的「班」。「队」是一个完整的鸳鸯阵主体,依其阵式变化展开数种不同的队之阵形。四队为一哨,称为大队,设哨长一人,共计49人为「哨」,这个「哨」相当于现代的「排」。

「哨」这个层级是戚家军最大的基本作战单位,也就是说,戚家军的正式编组基本作战单位是由「伍」、「队」、「哨」所共构而成,没有后来的「局」、「部」等大编制单位,这种由小编制构成的作战部队,机动性相当优异,兼之混成兵科搭配,攻守兼备,就算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也可行使独立的作战任务,作战的弹性与战术的应用相当广泛。

戚家军之部队编成表

营不是固定的常备单位,是由编制内的「伍」、「队」、「哨」所构成。中军包含杂流匠役与火器队及鸟铳队。同样的,把总与哨官只是官职,不是常备单位,管控下辖的「伍」、「队」、「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伍」之编成表

伍长为挨牌手,余下四兵由左至右依序各为藤牌手,狼筅手,长枪手二人。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队」之编成表

队又称小队,队长手执旗枪配腰刀,伍长执牌拿腰刀,狼筅手二人执狼筅,长枪手四人执老竹长枪,铛钯手二人执铛钯配火箭,火兵一人执夹枪棍。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继光编练的戚家军作战主力是由小编制而成的高机动步军所构成,水师为辅。也就是说,要有效的成功狙击到机动作战的倭寇,当然也必须如同小股的倭寇般的以小编制作为机动作战主力,但倭寇本身就是一群剽悍的强盗组合,使用的倭刀制造精良威力强大,过往明军在人数优势的情况下,照样被倭寇杀的满头包,而同样的人数与倭寇对阵,根本毫无胜算,这也是戚继光之所以要精心设计出鸳鸯阵的原因。一个由12人展开来的鸳鸯阵势,搭配不同的兵器,整体力量胜于同样12人使用倭刀的倭寇。因此,为了让鸳鸯阵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从部队编组以及兵器配置上予以完全配合,这可从上述的部队编制表中看出,部队编制是四四编组的方块编制,戚继光编练的北方边军的编制也是以四四编组为主。战术上,无论行军还是作战,都是以四四编组展开方块阵势,阵势通常区分为前、后左、右以示区别。

鸳鸯阵讲究正奇兵之分,正兵为主战,奇兵为伏兵,这也是为了对抗倭寇惯用的伏兵伏击战术而设计。原本所谓正兵与奇兵是在同一大队内,只是在摆开阵势时,把部分兵力预先埋伏在本队一里远之处的两翼作为伏兵,戚继光编练的北方边军的编制,干脆把正奇兵全都正规化,正兵管冷兵器与攻守主力,奇兵队管热兵器与出击主力。

第四章《鸳鸯阵》

鸳鸯阵是戚家军步兵的个人与单位的基本战术养成,好比现代军人必须要通晓熟练步兵班的战斗防卫与武器使用,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神化八卦阵,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实战应用阵形。小用于个人与行伍,大用于万人对阵皆适宜。

小编制的鸳鸯阵有以下的三种主要变化,请参照插图。

鸳鸯阵基本布置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鸳鸯阵二伍各变小三才阵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鸳鸯阵左右分变二伍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五章《戚家军行军作战阵势》

最后来说明戚家军用于阵仗的主要布阵方式。

前文述说戚继光在与敌对阵,偏重于四四编组的方块阵形,参照戚继光著述的兵书也说明了这个倾向,是戚继光行军作战的特色。没有电视或电影演出的那类让人看的眼花撩乱忍不住竖起中指的狗屁阵势,更没有乱七八糟的华丽噱头,就是四四方方的平稳与简单而已,也就是这种简单的阵势,让戚继光与戚家军从南打到北,未尝败绩。让戚家军从明朝中末期打到明朝灭亡为止,身经百战。这才是经得起无数战火考验的实战军阵,简单就是美。

以下是戚家军最常应用的基本军阵展开图与说明。

初出直阵图

此图原为直立图,限于篇幅只能横摆。出营行军与出营开赴战场时的阵势。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临阵前横阵图

到达战线后,由直阵展开为横阵。展开完成听号立定原处。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临战前阵式图

临战前,此时二、三哨分出一半兵力前去本队前方约一里处做为伏兵,中军鸟铳队及大铳队往前走到主战队伍约一哨距离前方,单摆一线听号声开始放铳射击。后哨的四哨,往前走到前哨距离约一哨远处停止,作为二层兵力。布置在一、四哨左右的二、三哨,作为主战的一、四哨两翼护卫。

额外说明;戚家军用的是鸟铳,但没用到所谓的三段式射击术。之后在北方练兵时,戚继光在军事教条上载明了所谓的三段式射击法。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攻击阵式图

中军鸟铳队及大铳队射击完毕,听号声退回本营之内。主战攻击队伍听号声点鼓前进攻击。基本上,摆开的阵势是以鸳鸯基本阵及三才阵为主,尤其是两翼伏兵皆以三才阵为主要布阵战术。戚继光经常运用两翼伏兵作为狙击敌军后路,以及阻截敌人援兵。行军时更规定必须在来路布置伏兵,作为本队遇伏时策应支持与阻击敌军。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六章《三镇练兵》

戚继光是在隆庆二年(1568年)年调任蓟州、昌平、保定总理三镇练兵事宜,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南调镇守广东为止,共历时15年。而这15年正是明朝在军事上的中兴强盛时期。尤其是在军备器械的革新创造,火器单位的战术编组,与军阵的运用上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前章有说明,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是以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为辅,这是因为当时戚继光职位不高权责有限,所能分配到的资源不多所致,事实上戚继光在南方就很注重火器在阵仗上的实战应用,尤其是鸟铳而言。在南方的倭寇,除了使用冷兵器的倭刀威力十足以外,还有热兵器的火绳枪也让明军吃足苦头,是倭寇的两大利器。当然,长期与倭寇对阵的戚继光也知道个中的厉害,既然这两大利器如此威猛,何不仿造呢?于是戚继光依照倭刀样式制造了一把被称为「戚家刀」的「仿倭刀」,并普遍的配置于戚家军中。同样的,戚继光依照倭寇使用的火绳枪样式进行仿造,戚继光在练兵实纪记载;「此器中国原无传,自倭寇始得之,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这里额外简单说明一下;明朝很早前就有使用火绳枪的纪录,不过都是些设计落伍的原始火绳枪款,在明朝称为「鸟铳」的火绳枪款,事实上是由戚继光所仿造而得,并不是中国某某人所发明。有趣的是,中国与日本使用的火绳枪款全都是仿造于倭寇火绳枪而得,两者最初的外观样式是很相像的,要看明朝戚继光的鸟铳实际样式,就看目前留存的种子岛第一号铁炮即可。只不过,日本火绳枪的击发机构后来与明朝使用的不同,明朝的火绳枪击发机构(明朝术语称为;敌龙尾)是缓发式,日本的火绳枪击发机构为瞬发式。

注记;明朝及朝鲜以及战国时代的日本人皆称横行于东亚沿海的海盗为「倭寇」,倭寇是当时对海盗的国际通用语,不是专指为日本人,倭寇包含有中国、日本、朝鲜、东南亚、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各族裔。初期是日本人为多数,后期以中国人最多。

戚继光仿造的倭寇火绳枪汲取了许多倭寇火绳枪的优异设计,如瞄准具(明朝术语称为;照星),如药锅盖(明朝术语称为;火门盖),如后膛栓(明朝术语称为;后门丝转)等。当然,倭寇使用火绳枪的射击技术概念也为戚继光全盘接受。

引火药锅装药用的锡鳖,每发固定装药量的药管(之后更改良为每发装药量装置于纸包内),装置弹丸的铅子袋,枪管与枪体分解便于携行的铳套等。这些戚家军使用的冷热兵器,在后面的章节中有详细的图文说明。

以上观之,戚继光不只是在军阵行伍有革新的创造,在军械的研发及应用于正规的实战上更是领先于全世界。

日本国产第一号铁炮「种子岛铳」样式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所绘制的「鸟铳」样式

日本战国时代使用的「竹制早合」(每发固定装药量的药管)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继光在三镇练兵是依照南方抗倭时的经验,再参照北方战场环境的特色加以编练而成。戚继光改良军械并制定了冷兵器及各式火器使用的军用标准规范,在部队编组上,首创由各兵科及冷热兵器混编成攻守兼备的车、马、步、辎各营,并把火器平均下放到最基层的战术单位「车」及「队」中,使得基层战术单位的火器普及率为当时世界最高的水平。

我们先要厘清一个概念,戚继光的各兵科及冷热兵器的编组配置,是以混编方式分散到基层的「车」及「队」中,相当于现代的「班」层级。而同时期的欧洲、奥图曼及日本等国虽然也是冷热兵器混编,但都是同一种兵科集中编组于同一较大单位里,相当于现代的「连」级或是「营」级。在战术运用上,戚继光的各营,从营到队甚至车都可以行使独立的攻守兼备作战任务,不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持,拥有极佳的战术运用弹性。而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连队直到营级,都无法独自的行使功守兼备的作战任务,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持来进行任务,战术当然有所局限。另外,戚继光编练的军队是一支募兵而来的职业化部队,待遇优厚、装备齐全、训练精良,不是卫所屯田兵制下的散兵游勇可比拟,同一时期的世界各国职业化军队中,也只有西班牙方阵及奥图曼新军的薪资福利可比拟。但这些军队在火器配付的数量及种类上,皆不如戚家军。当然,戚家军也有很大的弱点,就是缺乏大口径的远程重型火炮,尤其是欧洲以及奥图曼军队普遍的装备大口径重型火炮,戚家军与之对阵,在远程火力以及杀伤威力上明显不足。但这个弱点可以用戚家军擅长的较佳机动性来克服,戚继光的车、马、步等营的机动性远优于欧洲笨重的方阵编组,但仍稍逊于奥图曼大部队的机动性,奥图曼帝国的军事机动性可说是举世无双。

第七章《结语》

戚继光任职于蓟州总兵的所属部队,是以原为抗倭时江浙军或称为戚家军的基础上编炼而成。戚家军实际上是一支募兵而来的职业化军队,并非是明朝传统意义上的卫所军,这与清朝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建立的江淮军与湘军,在性质上相当类似。到了明末,除了关宁铁骑及京师大营与大同、宣化等府马骑兵外,全国竟无可用之兵。明朝颠覆时,关宁铁骑及大同府的马骑先后被后金及李自成歼灭,明朝就注定要灭亡了。

明灭亡前就只剩下京师大营的羽林军,以及镇守边关的吴三桂所部还编制有完整的火器部队外,原本军威鼎盛装备精良的所谓戚家军,早已不复存在,这情况与清末所处的状况相当类似。网络上经常有人拿明朝配备精良火器的戚家军误以为明朝卫所军全部皆如此,也误以为可拿这戚家军作为明军战斗力的象征,这是非常大的观念谬误。

话虽如此,戚继光所编炼的军队可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性楷模。因为戚继光及其统帅的所属部队,无论是编炼成果,还是战功而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明朝此后之继起者,大抵脱不出他所设定的框架。而戚继光在北方编练的军队,在火器的编制训练以及大量配置于基层战斗单位而言,检视全世界当时代的各国军队,堪称是史上装备最精良、科技最先进、训练最扎实、战斗力最旺盛的劲旅,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杰作。

第一章《车营的概念》

先说明四个基本概念;

(一)戚继光的基层战术单位是「车」与「队」,车营及辎重营是「车」含正、奇兵「队」,马营及步营是「队」而无「车」。车营主防御,以车阵为核心,出车作战为主动防御,依车防守为被动防御,两者都离不开车。这种以车为核心的阵势,是中国明朝戚继光最先创造出来的军事战术,专用于北方广大荒芜的战场环境,而西方世界直到二战时期才有这种战术应用,这种战术西方国家称为「匣阵」,或称为「盒阵」,「匣阵」在二战时期应用最多的地方是在北非战场。英、德、美三国经常在广大荒芜的北非沙漠千里奔袭,千百辆的军用车辆在休息补给时,或是被攻击时,或是攻击发起时,会集结为一个到数个以上的「匣阵」作为主、被动防御战线。当然,美国在19世纪西部大移民时,以及英、荷的波尔战争等也有用到类似于「匣阵」的战术,但规模都很小,也没列入正规的战术教范中。现代的美国军队,现在也正大量的应用「匣阵」于同样是荒漠战场地形的阿富汗及伊拉克战场。四百年来戚继光的车营战术仍旧没被时代给淘汰,反而历久弥新,戚继光果真是军事奇才也。

(二)马营及步营是出车或是出营作战的战斗部队,全营之官士兵全部是挂甲上阵,车营及辎重营则是辅助支持部队,车正(含)以上官佐才有挂甲,车兵不挂甲。明朝的边军战士披的甲是布甲,也就是清朝的布甲型制,不同的就是服饰颜色与明盔样式不同而已。应该说,是清朝摹仿于明朝,毕竟清朝原是明朝所属的建州卫,而明朝是摹仿于元。现代的电影及电视剧演出的明朝官兵服饰及披甲全都是鬼扯淡。

(三)车营的车样式是过去明朝就有的型制,但制定标准车样式及编制则是由戚继光首先定制标准出来,之后更成为明朝军制上的标准。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四)戚继光把车营规划为野战时的点占领与卫戍的辅助部队,以及野战前进基地之用。但车营虽然利于野战时点的占领与卫戍,但机动性很差。因此,除了标准车营编组之外,戚继光还另外创立了机动性良好的轻车营作为紧急应变机动单位。但到了明末,车营反而变成了核心部队,洪承筹领军的秦军就是以车营作为远征部队的核心单位,但车营是个庞大且笨重的缓慢单位,机动性远逊于后金的骑兵队,加以车营大量的用车,制作费用很庞大,且制造费时费工,对于财政已经糟糕到极点的明朝而言,是个沉重的财政无底洞。当然,对于资源已经够紧绷的明军后勤来说,也造成很沉重的负担。

戚继光编练车营主要的考虑,就在于北方的战场环境对于明军来说非常不利,尤其是荒漠无边的北方战场适合大规模的机动马战,农业中国不擅于骑射,对于马上阵仗远逊于北方游牧民族,中国虽然拥有大量的步兵可用,但机动性太差,远不如北方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快速机动,这点就与南方的倭寇征战时所遭遇的非常类似,倭寇同样利用海上的舟船快速机动,让缓慢的明朝步兵根本无法抵御,也无处抵御,往往被高速机动的倭寇给打的落花流水。但不同于南方的倭寇毫无章法如散兵游勇的小集团作战特性,北方游牧民族是有着高明战术的大集团精锐武力,远非倭寇所能比拟,戚继光在南方编练的戚家军既设营阵可以有效的遏止倭寇袭营,但在北方却无法遏止大规模的马战突击,既设营阵是戚家军出战及防御的根本,一但本营被踹,这战就毫无胜算可言。为了应付这种严峻的战场情势,戚继光参考了在北方边军的作战经验与资源,加入原戚家军既设营阵之法则,编练了一个全新概念的车营以兹因应。

第二章《车营的基本编组》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六(车营解一)

往事,敌人铁骑数万冲突,势锐难当。我军阵伍未定,辄为冲破,乘势蹂躏,至无孑遗。且敌欲战,我军不得不战;敌不欲战,我惟目视而已。势每在彼,敌常变客为主,我军畏弱,心夺气靡,势不能御。

上文是戚继光创立车营的初衷,在戚继光所著述的兵书,着墨较多的就是车营以及辎重营,可见戚继光是相当重视车营的战术运用,是规划为野战时,作为攻坚作战主力的马、步军等单位的强力支持后盾。

一般来说,车营是与马、步等主力战斗营合组成混编大营,以车营作为大营的战斗与防御的核心。但车营本身的规划就是个攻守兼备的单位,一个独立的车就包含有正、奇兵两队,还有两挺威力强大的弗朗机炮作为火力支持后盾,在能力上足以行使战术上的独立作战任务。也可依照任务的不同,弹性的加入马、步队等主力战斗小单位,作为车营的额外攻守武备。

批注;偏厢车是指装置护板于车辆左侧或是右侧的称之为偏厢,如两侧都有设置护板的,则称为战车。

车营编制表图示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车营正兵队与奇兵队编组配置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车营中军火炮车编组表(火箭车有误)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六(车兵)

又有新制轻车,利于远出,经过险隘,有时用之。每营二百一十六辆,每面五十四辆,每乘车正一名,即队长也。舵工一名,即火兵也。第一、二、三、四、五、六名俱铳手,第七、八名俱钯箭手,第九、十名俱狼机手,为一队。

戚继光在创制车营后,有感于偏厢车过于庞大笨重,虽然利于护卫防守,但机动性严重不足,这在战术的运用上有所缺失,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于是戚继光在车营之外,另外创立了轻车营。轻车营只是战术上的辅助单位,虽说戚继光制定了编装标准,但戚继光也经常依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变更,因此编制不是固定的。本文依照戚继光编组的两种标准轻车营编制供各位参考。

轻车营编制的「车」区分有「队」及「大战车队」两种,不同于标准车营的「车」,轻车营的「车」只编制一个正兵队而无奇兵队,「车」辖一辆轻车时,称为「队」,如「车」辖有两辆轻车时,称为「大战车队」。「队」之编制,因为车轻,因此不配置驮马,也不编制舵工,编制兵员含车正、火兵等共12人,是个标准的鸳鸯阵编制基准人数。「大战车队」的基本兵员人数只额外编入两名郎机手,其它不变。

轻车营队之兵员配置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轻车营大战车队之兵员配臵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卷五练营阵第五(场操)

第十五。臵冲车

每营别当有单轮小战车数十辆,平分于前后。行则备补空,止则列于车城之内为子营,以卫中军,贼至则驰出车城之外,专备冲锋。戚继光编练的车营如同一方之城,车阵形成的「匣阵」称为「车城」,一个完整的「城」必有内外两城作为防御,偏厢车作为车城的外城防御,而「冲车」就作为车城的内城防御。「冲车」虽然小但两侧都有护板,所以称为「小战车」。在进行出车作战时,「冲车」被用来当作冲锋至敌阵的利器。

冲车侧视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三章《车营的火器编成》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六(车营解二)

用之环卫军马,一则可以束部伍,一则可以为营壁。一则可以代甲胄,敌马拥众而来,无计可逼,诚为有足之城,不秣之马也。但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废,车何能御?

上文是戚继光创立车营时的基本战术运用,而这基础就是建立在火器的应用上。因此,车营的火器配赋比重相当高,约为43.60%。只略低于步营的48.02%,高于马营的42.57%,但仍以辎重营的58.70%为最高。

戚继光蓟州练兵编组的部队火器数量及比例是同一时期的全世界来说;「最多量也是最高比的火器部队」,同一时期的欧洲正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阵,单一方阵规模相当于明朝的「营」,单一标准西班牙方阵配付的火器比为22.38%(不含炮兵)。日本战国大名是以「备」为基本战术单位,也是相当于明朝的「营」,一个战国大名的标准「备」(百万石大名本阵备例外)火器比为20.98%。此时的全世界只有奥图曼的新军(就是近卫军)火器比约在30%以上还有得一比,而东南亚的越南甚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苏丹国的火器比其实也很高,不输于欧日等国。

车营的火器除了车兵个人所配付的火箭及鸟铳,每车都配臵两挺发射散弹的弗朗机,至于较大型的大口径火炮,也就是被统称为大将军炮的,其实是一种大口径的弗朗机,但可发射实心弹种,还有火箭车等都集中在中军统一运用。这些火器后续会有专文详细说明,在此只用插画略为论述。戚继光的部队在明朝来说,火器比应该算是最高的,且用的是鸟铳而非北方部队惯用的快枪等类的原始手铳火器。与西方相较,只差在重炮威力明显不足大将军炮图示

明朝所谓的大将军炮,实际上指的是大口径的弗朗机,是戚继光三镇练兵时最大口径的火炮。依照戚继光绘图样式,此炮的样式与现存在日本的「国崩」是同一款式。日本人称弗朗机为「国崩」,意指发射时的响声惊天动地可撼动一国。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车载火箭车样式图标

此为假想图,戚继光并未绘出实际图形,图样参考自现代制作的复刻品。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弗朗机图示

依照戚继光图示绘制,小口径的弗朗机射出的是散弹而非实心弹 鸟铳图示

戚继光绘制的插图与此图其实是相似的,差别是明朝鸟铳朔杖较长。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此图按照戚继光绘制的插图样式重绘。快枪是明朝边军的制式火枪,此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铳口可塞入活动枪头,套用现代军语,就是快枪可以装臵刺刀,西方同样款式的最早期刺刀是在17世纪末才有记载,18世纪初才发展成熟。

快枪可以当火器使用射击弹丸,也可当大棒及夹枪棍使用,是一款多功能的武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火箭是明朝各军普遍使用的一种投射武器,说它是热兵器的一种也行,毕竟它是用黑火药点火爆炸推进的武器。火箭可以放臵于木箱体,单支或是多支发射,也可以点燃引信后用弓当箭射出。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四章《车营的布阵》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六(车营解三)

自总督谭、今总督前巡抚刘、杨、巡抚王、及职创立车营,近该阅视,侍郎汪会题以上十座为额,每座战车一百二十八辆,每辆双轮长辕,用骡二头,两头俱堪骡架,以便进退。上用偏厢,各随左右安臵。长一丈五尺,两头各有一门,启闭出入,车上安大佛狼机二架,每车见派军士二十名,分为奇正二队。正兵一队,军士十名,以二名专管骡头。以六名管佛狼机二架。每架三名,车正一名,专在车上披坚执旗,以司进止。舵工一名,专管运车,

17/24

左右前后,分合疏密。奇兵一队,旗士十名,内以勇敢服人者为队长,以鸟铳手四名仍兼长刀,在车内放鸟统,出车先放鸟铳。敌近用长刀,又以身中年少骨软二人,为藤牌手,在车内放火箭,出车打石块,敌近用藤牌。又以杀气者二人充镋钯手,在车放火箭,出车亦放火箭,敌近用镋钯。火兵一名,专管各队炊饭,皆其责任。

上述的记载是车营布阵的基本概念,是以鸳鸯阵势为基本的战术,再由此变化出各种的主被动防御阵形。车营职司防御,因此车兵不挂甲,以偏厢车作为防卫的核心,配臵强大的火器于其上,可随时的在广大无边的大漠中围成一圈的强大防线。

前文总要篇中有详述戚继光在南方抗倭的基本布阵,在北方的练兵也是依此要领作为行军打仗的战术要求。依然是四四编组的方阵变化,只不过,过去在南方是以步兵方阵为主,现在是车、马、步、辎的混成大编队。戚继光相当注重本营的功能,视本营为作战及防御的核心,而车营正是这一战术的体现,因此车营在行军野营时必须要能边打边走,并可随时随地的围绕成一个四四方方的严密车城,作为本营的坚强防线,掩护车城内的中军,以及马、步营各队。

在此说明车营的基本战术布阵队形,如下所示;

出车行军图示

在车营从本营出车行军及临阵时,是以左右偏厢车作为前车与后车交相掩护,右厢车在前,则左厢车于后,且务必要做到各车首尾相连不可有空缺与空隙,这样敌人就算来袭,车辆仍可边打边走不致被敌人趁虚而入。虽然偏厢车配有两头驮马负责拉车,但偏厢车非常沉重,就算在平地拉行,仍必须要用人力来拉动车辆前行,此时正奇兵队分出一队负责拉车,一队负责在车旁掩护,每日交换,但如遇上斜坡时,则两队必须一起同心协力的拉车。

出车时是以直阵而行,同样是区分为前后左右的四方阵掩护中间的中军。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车城布阵图示

当野战行军扎营时,或是敌人势大无法边打边走时,或是临阵作战时,则车营集结成方营,又称车城。车城阵势如下图所示请参阅。一个车营可以为一城,也可以结为二城甚至数城以上。结成二城是以左右二部各为一城,依此列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方营对敌防御作战图示

这种布阵法是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就在运用,只是以车替换布城而已。在车前必须要布臵拒马及铁藜等被动防御设施,四面仅留一出口方便自家军马出车作战。车配属的正奇兵队在车上放弗朗机、放鸟铳、放火箭合力防御敌人来袭。自家骑兵及冲车则待机随时出车冲锋。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奇兵队出车作战图示(出车先放铳箭)

正兵队持续留守车内防御及掩护,奇兵队出车主动防御作战,队形为两行四列,队长在前,第一、二列各为两名鸟铳手,第三、四列各为两名火箭手,含队长共计9人。奇兵队依序第一列听号声放铳,随之后退重新装填弹药,第二列前进听号声放铳,随之后退重新装填弹药,第三及四列前进听号声放火箭,随之后退重新装填火箭,然后再由第一列重复动作,戚继光形容为铳声不绝于耳,这种火力投射密度及威力是何等的威吓。

戚继光在南方用兵时,并未采用三段式射击术,但在北方练兵时,则采取了三段式射击术,并成为明文所载的军事教条。奇怪的是,使用火绳枪的三段式射击术,戚继光是世界最早使用于正规阵仗,并正式列入军事教条的军方将领,但在中文网显然的忽略掉了,至多就是提出个啥焦玉火龙经记载的三段式射击绘图,用来证明这种射击术中国很早就有的证据,事实上戚继光在练兵实纪就说明的很清楚了。奇兵队出车作战图示(点鼓进击)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正兵队依然留守车内掩护奇兵队,出车作战的奇兵队在放完鸟铳后,听号令变换阵型,结成鸳鸯阵听鼓声攻击前进,但这种攻击是短浅的突击,在不远离车阵的掩护下攻击敌军,之后再退回车阵内。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继光的荣耀第三篇《马营篇》

第一章 马营的概念

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主要是以步兵为主,辅以水师之助平定倭乱。因此,戚家军并不擅于马战,而是以步战为主。在辽阔的北方平原以及塞外,骑马作战是明军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主要作战方式,这是因为战场环境有利于骑兵进行大规模的机动作战。北方游牧民族往往集结数万骑兵,采取类似倭寇的作战方式,飘忽不定,一拥而上,打得过就吃,打不过就跑的战术进犯,只是游牧民族是骑在马背上而不是用两只脚在跑,当然机动性更强。况且游牧民族自小在环境险恶的马背上长大,拥有厚实披甲与精良的弓矢刀具,配以优异马术及精湛武艺,使其在军事上的优势远非中原汉族可比拟。

明朝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作战方式,也因此采取不得以的被动守势防御,步兵驻在点线之间的长城防线作为防御主力,以马队作为主要预备队,进行反击逐退敌人的任务,很少主动出击,就算出击也多是纵深短浅的反击作为,长程奔袭几乎没有。就算强如戚继光在到任后也是如此,几次的防御作战也都是以步兵防御,然后亲率骑兵反击逐退来犯的敌骑。

戚继光虽然长期在南方水乡与倭寇作战,其本人是山东卫所军的世袭军官,对于骑兵战术并不陌生,也因北方作战环境适合骑兵奔袭,因此,戚继光在北方练兵时,对于马营的编组与训练可说非常的重视,既然戚家军不擅于马战,马营的组成兵员多数来自于原卫所军士,也可以说,戚继光在北方编练的部队,兵员组成不仅有来自江浙的戚家军或称为南军,也有为数众多的北方边军,尤以马营而言。

在战术作为上,既然明朝是采取守势防御的战略设想,戚继光在马营的规划上,是作为以车营或是辎重营为核心的主战机动部队,是构成一个完整大营的机动作战主力。在行军时,马营为前锋,护卫车营于左右。作战时,马营置于车阵内伺机而动,待机出击。因此,马营的编组不在于能够独立行使千里奔袭的任务型态,更不是一般现代人所认为的骑兵编组型态,而是作为混成部队的其中一支,可依恃车营及辎重营的补给为后盾,做纵深短浅且强而有力的步骑炮协同作战。

在编制上不需要加入众多后勤单位辅助支持,也不必编制庞大笨重的火炮单位,轻装机动性不下于游牧民族。在武器配置上,继光重新编组的马营,同样是混成不同型态的武器配置于基本单位的「队」中,冷热兵器兼备,注重远攻近交的混成武器搭配,并改良各式军械的适应性。这在明朝是一种颠覆既定观念的革新,也是当时世界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创举。

在经过戚继光重新编组后,马营不同于以往北方军惯用的军事行动常态,打破既定的战术思想与观念,使骑兵部队成为一支崭新的战斗精锐。

第二章 马营的编成

戚继光编组的马营是在既有的北方部队基础上,按照自己的设想规划而编成。马营的编制不同于车营与步营,除了左右二部每司各多编组一局以外,马营主要以三三编制为主,而非戚继光惯用的四四编制,这是戚继光考虑到马营要求的机动特性,三三编制在战术的运用上小而灵活,四四编制过于庞大,反不利于骑兵的机动。当然,这个编组也是有弹性,并非一成不变,三三编制的马营称为中营,以每营三千人以下为限,如果人数多过三千人时,则称为大营。这种部队分类法则只适用于马营与步营,车营及辎重营则无。

虽然马营为了适应战术的需要而采用三三编制,但戚继光在基本的单位「队」之编成中,仍以鸳鸯阵的12人为一队的原则而编组,这点与其它各营是相同的。

有人或许会感觉奇怪,既然是骑兵,怎会以步兵阵的鸳鸯阵为编组基础呢?这应该这样说,中国是以农业立国,虽然中国有南船北马的说法,虽然北方人习惯于马上讨生活,但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较,马术骑射功夫还是差上一大截,况且中国的土种马都很矮小,也没广大的草原供马匹放牧,当然无法与游牧民族在草原上自由放牧的健壮马匹相比拟。因此,戚继光规划编组的马营左右二部是骑着马的步兵,任务形态类似现代军队的机械化步兵单位,步兵搭乘装甲运输车以高机动性到达战线后下车战斗。同理,马营规划的左右二部马队也是如此,骑着马匹进行机动上战场,然后下马作为步兵与敌人战斗,也因此左右二部才会在每司底下多编组一局,成为步兵单位的四四编组。马营只有中部轻骑才是真正骑着马打仗的骑兵单位,所以马营中部轻骑从头到尾都是三三编制,也只有中部轻骑配属的马匹是能与游牧民族马匹抗衡的上等战马。

但中部轻骑区分有中部轻骑鸟铳队,以及中部轻骑杀手队两种不同的编组方式。中部轻骑鸟铳队是全配备热兵器的鸟铳及火箭的马骑兵,这在当代是绝无仅有的先进编组,当时全世界各国都没有这种骑兵的兵科,这里说的是1570年左右的时候,就算当时西方最强的西班牙也还没火枪骑兵编制。中部轻骑鸟铳队战斗时是下马举枪射击,不是在马背上或是骑着马射击。这里要说明一个概念,当时的火绳枪甚至是后来的燧发枪是不可能骑着马射击的,这是因为枪膛室火药爆发后,后座力非常强劲,会把射手从马上给摔了下来,在马背上或是骑着马射击是只有低俗的电影及电视剧才演的出来。欧洲后来是把燧发枪的装药量降低,枪管剪短成为马枪后才解决问题,但一般仍会下马射击。马营负责冲锋陷阵与游牧民族以马对马硬碰硬作战的是;中部轻骑杀手队。杀手队除了两名配备冷热兵器兼用的快枪手外,全都配备冷兵器的长短兵及投射武器为主。也就是说,整个马营也只有占全营人数不多的中部轻骑杀手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队,其余的不过就是骑着马的步兵及鸟铳兵。这种编组的马营,我想很多人都会感到很意外吧,事实上,马营是种快速机动的步骑炮兵混成单位,马营还编制有多达60门的虎蹲炮。虎蹲炮是一种轻型的臼炮,只要两人即可操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榴炮之类属,只能发射散弹而无法射击空心装药弹或是实心弹,说是大口径散弹枪也不为过。但这种发射散弹的轻型火炮,对付只用冷兵器蜂拥而来的游牧民族骑兵,可是非常的好用,好用到两百年后的清乾隆朝对新疆用兵时还在使用。

此外,无论是车、马、步、辎重营,还有编制类似现代宪兵角色的军牢与夜不收。马营没有编制任何的后勤补给单位,但有个中军旗鼓的单位做为营的中枢指挥号令司令部。因此,通常马营是与车营或是辎重营同编为一个混成单位,以便就近得到补给休养,而车营与辎重营可以得到马营的额外保护。马营既然与车营及辎重营经常联合混编,当然也有一套协同编组与作战的规划,这在后面章节有说明。

马营编制表图示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左右二部基本单位「队」之编成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中部轻骑鸟铳队编制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中部轻骑基本单位「队」之编成

马营中部轻骑杀手队编制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三章 马营的主要武装配置

马营的武器配置也是依照戚继光的设想规划而成,其中有延用于原来北方军惯用的冷热兵器,如冷兵器的钩镰枪、槊、夹刀棍、大棒等。投射武器的弓矢、标枪等。热兵器的快枪、火箭等。当然,也加入了戚家军惯常使用的长枪、镋耙、鸟铳等冷热兵器。

综观马营,所有将士全体披甲,头戴明盔。脚踏皮靴。网络上有流言说明朝骑兵没有清朝骑兵的护手,这是错误的,明朝骑兵是有装备这种护手。明朝与清朝的骑兵装备差异性很小,除了服饰颜色不同,披甲为相同的包丁棉甲,头戴的明盔型式也非常类似。满清民族传统的皮靴其实就是明朝的战靴型制,而明承宋制,这种战靴出自于宋代。

马营北军使用的冷兵器《钩镰枪》图示

钩镰枪为马战使用的正规长兵,是一种攻守兼备的优良兵器,前端有矛锥与镰刀合成的利刃,尾部另铸造有尖刺,棍身有钉梢固定棍身于骑士身上不致脱落,适合马战高速冲杀以及近战时在远处勾取敌人兵器并击杀之。马营中部轻骑杀手队编制有两名钩枪手。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北军使用的冷兵器《槊》图示

槊是一种类似于长矛的马战用正规长兵,比长枪较为细长且有弹性,棍身系有背带,可背于身后,临战时可迅速用单手取握,以背带固定身体为着力点,用前方矛锥或是尾部尖刺来刺杀前后敌骑,是一种适合马战高速冲杀之利器。

马营北军使用的冷兵器《大棒》图示

大棒是北军常用的正规作战用冷兵器,属于敲击兵器的一种,棒身后部是木制握柄,利于单手或是双手持握,棒身前部是包柄铸铁,专用来敲击身披重甲的敌军,在高速行动的马背上一棒敲下去,可是会把人给敲下马来,是种威力非常强的近迫作战兵器。戚继光显然也是非常欣赏这种武器的威力,因此在前部包柄铸铁加装刀刃,成为类似夹刀棍功能的多用途武器。马营左右二部的马队编制有两名大棒手。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北军使用的冷兵器《夹刀棍》图示

夹刀棍也是北军常用的冷兵器,属于敲击兵器大棒的一种变种短兵,但形制样式相当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戚继光统一制定并改良了这款武器,使之成为一种马战用的近迫作战短兵武器。夹刀棍是敲击武器的一种,只是在裩身前部多夹了道刀刃,可劈砍,可敲打的多功能兵器。马营左右二部马队编制有两名枪棍手,使用长枪为长兵,夹刀棍为短兵。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北军使用的投射武器《弓矢》图示

明朝的弓是复合弓的款式,型制与构造同北方游牧民族,明军在马战上用的称为开元弓,是一种轻便短巧但射程威力仍十分快速有效的投射武器。因此,戚继光在马营各马队编组中,除了鸟铳手及快枪手外,所有的单兵都配置有开元弓。除了能射出一般传统箭矢外,镋耙手配置的是火箭。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北军使用的投射武器《标枪》图示

标枪是北军常用的正规作战用投射武器,型制是前端装有一细长且坚实的实心矛锥,标枪身也是细长而有弹性,枪身尾部系有数条细长铁链,链尾装置有铁尖刺头,投射时不只是实心矛锥具有杀伤力,尾部的细长铁链尖刺头在飞行时同样具有杀伤力。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北军使用的热兵器《快枪》图示

快枪是北军单兵制式军用火器,中文网络从未有人说清楚讲明白,还不如19世纪末的日本参谋本部所编撰的朝鲜役一文所述的详细明了。明朝历史必须要求诸于日本与南韩,诚为可叹。

戚继光对于快枪的型制说明语焉不详含混带过,不是戚继光偷懒,而是这种快枪实在是太过于普遍,根本不用细说。快枪指的是单眼铳,这跟三眼铳类似,但快枪专用于马队,除了能发射弹丸击杀敌人,且能用于马上近战,作为刀棍的短兵攻守之用。

19世纪末的日本参谋本部所编撰的朝鲜役摘录;

[快枪]火枪に类し、火器と长枪とを兼ね备えたもの。柄の长さは二m余、头には三十㎝ばかりの枪刃があり、刃を挟んで二つの喷筒がある。马军が主として携行した。

快枪的铳身长约30公分,大致与三眼铳相当,三眼铳的铳身比快枪粗壮多了,如以单一铳身比较则快枪较为粗实,但快枪的火药室未必比三眼铳能容纳更多的火药,这是因为快枪是种专用于骑兵的原始手铳类火器,在快速移动的马背上用双手持之并射击后座力强大的快枪可不是那么容易,快枪不是肩射火器,不能用肩膀来抵消反弹的后座力,因此装药量不可过多。此外快枪的铳身除了发射弹丸,还必须兼具大棒的棒头使用,铳身之后为木制棍身,含铁铳长度约2米,铳身会多装置如夹刀棍的利刃于其上,木制棍身尾部有铸铁尖头。也就是说,快枪具备了火铳,大棒,夹刀棍,长枪的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兵器。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北军使用的热兵器《虎蹲炮》图示

虎蹲炮是一种轻型且能单兵携带的臼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榴炮之类属,只能发射散弹而无法射击空心装药弹或是实心弹,说是大口径散弹枪也不为过。北军使用的虎蹲炮,惯称为「二将军炮」或是「毒虎炮」,型制与茅元仪所著述的《武备志》所载的「飞云霹雳炮」及「百子连环炮」类似。

中文网络常把虎蹲炮的由来给搞错了,说什么是戚继光在抗倭时所发明,这是谬误的。这种虎蹲炮早在明朝初年就已经是北方边军的重要火器配备,在戚继光还未在北方练兵时,此炮就因其外型而有「毒虎炮」及「虎蹲炮」之名了。只是炮样式在经过戚继光改良后,外观上就有很大差异,功能上也完备许多,成为一款历久弥新的实战用火炮,而名称也定制为「虎蹲炮」。但有趣的是,戚继光于晚年的著述中把「虎蹲炮」改回了「百子连环炮」的名称。

戚继光在汰除及改良众多北方火器时,在毒虎炮的炮身上多加装了几道炮箍,增加火炮的耐用性,并在炮身前部加装了两支脚柱,脚柱接地处制作成环形,以便于钉上铁钉于地,增加火炮的稳定度。因此,整个火炮外观像是两脚停伫于地上的老虎,于是取虎蹲为名而称之为「虎蹲炮」。戚继光编组的马营编组有60门的虎蹲炮,每门用炮两人。虎蹲炮在明朝之后,仍大量的装备在清军中,在清代的乾隆朝的绘本中,可见到清军远征新疆时仍在使用与明朝型制一模一样的虎蹲炮。

在往后的文章会有详细的说明,请参阅。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这里要附注说明一点,在19世纪末的日本军参谋本部所编撰的朝鲜役撰文,记载着明军使用一款称为「霹雳炮」的火炮。

19世纪末的日本参谋本部所编撰的朝鲜役摘录;

[霹雳炮]一名飞云霹雳炮ともいう臼炮の一种で散弾を発射する。

「霹雳炮」又称「飞云霹雳炮」,是一款早在宋朝时就有的一种火器名称,为守城的利器。查阅了日本及韩国的资料,发现明朝远征朝鲜时,确实是有用到这款火器,而且是大量的装备这种火器,在现代的南韩出土了不少这种火炮的文物。

在上文提到《武备志》记载的「飞云霹雳炮」,其样式图是没有炮箍的,但明军在朝鲜所使用的「霹雳炮」,出土文物显示的是有加装五道以上的炮箍,有些口径比「虎蹲炮」还大,炮身上方另有装置提把环,显示这种火炮是种可以单兵持握射击的轻型臼炮。因此,这可以说明了,戚继光改良的北军使用的火器,只限于自家的军队,其它的北方军队是取其优点再自行的改良应用,彼此的火器并不统一。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第四章 马营的基本战术运用

前文提到,戚继光编练的马营任务型态类似于今日的机械化步兵团,以高机动的步兵辅以骑炮单位协同作战,用来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进行战斗。这些种种的战术运用,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把整个步骤都说的很明白,甚至连军号以及其中的步骑兵注意要领也讲解的很清楚。因此,作者就以图来说故事,转贴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的文字记述,辅以个人绘制的图片,依照《练兵实纪卷五

练营阵第五(场操)第一

操马兵》步骤来加以阐述。

以一营为例,一营者,一将官所统也。凡入场,自禀放升帐炮以后,至禀堂号下营止,照《练耳目》条内举行。此只从举变令炮起,掌哱啰一通,各起身披执,又吹哱啰一通,上马。本营看大、中军旗立起是何色,便是何营听候。向何方点,该营亦向本方点。乃点鼓,本营下兵马依营旗所向,架梁马先报前途险隘。一路行营,左部当先,为前路,中军继之,中部为中路,右部为后路。每旗三队。六马平行作一路,围绕教场,行至原起处转角,举变令炮一声,俱立定。

马营马队一路行营行军阵势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打锣,各坐息。中军禀称兵已过险,前途平旷,变三路行营。中军竖旗三杆,举变令炮一声。大众闻炮响,即举首看蓝、白、黄旗三面树起,吹哱啰一通,俱立起。再次,俱上马。举变令炮一声,听吹摆队伍喇叭,即变三路。左部立定,候中部趋至中路,右部趋至右路,中路与左右二路相去,空各三十步,点鼓前行。又行周一遍,约至教场中,塘马执小黄旗旋马。

马营一路直阵变横阵布阵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

马营横阵布阵图

戚家军编制是什么样的?揭秘戚家军军团战术各级编制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