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请朱元璋喝酒 朱元璋半路为何突然下令满门抄斩?

秋海棠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当年杀掉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毕竟刚坐上皇位,身边的人如果手握大权的话,必然会引起皇帝的忌惮,这一点也是常有的事,如果说臣子们权力大,但是又没有造反的心,被杀了可以说是冤枉,但是如果有贼胆也有贼心,那就真的是不冤了。这个题目中说宰相请朱元璋喝酒,其实目标人物也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李善长,一个是胡惟庸,因为在他们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后面就再也没有宰相了,他们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后的宰相。而今天要说的,正是胡惟庸。胡惟庸邀请朱元璋去家里喝酒,但是朱元璋半路却决定要将胡惟庸杀掉,满门抄斩,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

我国历史上敢一句话就决定杀死丞相的人寥寥无几,朱元璋在城门外的一句话,就决定了一个丞相的生死,随后残忍地取了三万多人的性命。而这位丞相,就是曾经权倾朝野,遍植朋党的胡惟庸。

为什么一次喝酒的邀请,就成了这样的血案呢?

宰相请朱元璋喝酒,朱元璋半路为何突然下令满门抄斩?

1.朱元璋对胡惟庸心存疑心

一个皇帝,最忌讳的,就是重臣不按他命令做事,擅自决定重大决策,甚至是不经自己同意便斩杀异己。

胡惟庸是什么人哪,他骄横跋扈,结党营私,对权力的欲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团结朋党,排除异己是一定要走的路。

这样一来擅权独揽,越过规矩的事儿干了不少,胆子也肥了。虽然胡惟庸杀了怀疑他"譬之驾,惧其偾辕也。"的刘基等人,但他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好巧不巧,一项不差的全部戳进朱元璋的痛点。加上朱元璋这个人,鸡毛变凤凰,做的也不安心。曾经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师友,都被他打发了一个闲位,对胡惟庸也不会放心。

胡惟庸的命运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写好,权臣多半被杀,幸运的,也会被贬黜到偏远的地方去。

宰相请朱元璋喝酒,朱元璋半路为何突然下令满门抄斩?

2.胡惟庸请朱元璋喝酒

但是胡惟庸不知道,他只觉得因为刘基在朱元璋殿前的一番话,让朱元璋对他心生猜忌。他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杀了刘基,方式也不那么聪明,派自己的医生在刘基的药上动手脚,岂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朱元璋,这是我杀的,你们说是吗?

朱元璋也很生气,别的人你贬黜在外也就算了,和自己有过过命的恩情的刘基就这么被杀了,那他自己岂不就是下一个?可奈何朱元璋一时也没有胡惟庸的把柄,只好暗中调查。

胡惟庸这个人很不通人情的,连朱元璋的态度也半分看不出来。但是他有胆子,有野心,对皇帝朱元璋说,家里的旧井涌出了美酒,要请朱元璋来赏饮。虽然说朱元璋也很怀疑,但他有一个毛病,穷惯了,抵不住诱惑,于是应了下来。

如果没有那个小太监的提醒,朱元璋就是一只被好奇心害死的猫了。那小太监很机灵,不敢直说,但是拉住缰绳不让朱元璋前去。

宰相请朱元璋喝酒,朱元璋半路为何突然下令满门抄斩?

3.朱元璋发现胡惟庸的计划

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太监都能看出来胡惟庸在设计陷害他了,朱元璋马上登上最近的城墙,那胡惟庸家过道上尘土飞扬,士兵们穿戴整齐,严阵以待。

朱元璋一时被这个大胆的家伙气到发抖,这可是明晃晃的谋反,他连声说要将他全家抄斩。而且还特别要求当天处死胡惟庸,这位七年的丞相,就这样倒在了美酒和寒刀底下了。

随后朱元璋又拔萝卜带泥,让所有人相互揭发,与胡惟庸稍微有一点牵扯的人也无辜入狱,草草的用生命巩固了皇权。连开国功臣,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这次"断头政治",多像一场残酷的闹剧,以斩首三万多人结束了这场"胡案"。

朱元璋一下子取了这么多人的性命,一时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生怕有人像他一样夺走了这诱人的皇位。他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丞相的权力实在太大,难以掌控,不如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上,于是下令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让自己亲自批阅全国大事,以绝后患。

有人觉得他"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实在是太残忍了,堪比当年秦始皇;也有人觉得在古代的制度下实属正常,君王高处不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