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就分裂了 没人接替他吗?

你是我的光

袁世凯所领导的北洋军阀,虽然说各个势力都有不同的人带领,但是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他们都还是“一家人”,但是当袁世凯一死,各个军阀就迅速的分裂开了,形成了众多独立的势力,虽然说起来也并不是不合理,但是很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出来接替袁世凯,继续领导北洋军呢?袁世凯死后就没有人能够胜任了吗?

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就分裂了,没人接替他吗?

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为何迅速分裂

袁世凯死后,不是没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太多人想接替他的位置了。这也是北洋军迅速分裂成个大地方军阀的根本原因。

袁世凯能够主导清廷灭亡,皇帝退位,这既有他能力的一面,更是因为袁世凯实力强大有莫大的关系。

袁世凯的实力来自于他手下的军队,他是第一个建立中国现代化军队的人,北洋军的前身是袁世凯主持的小站练兵,那帮人直接构架了后来的北洋军建制。

北洋军的建立就比小站规模大得多了,袁世凯此时权力熏陶,不但是北洋大臣,更是直隶总督,他建立的北洋军绝大多数军费不是来自清廷的国库开支,而是直接从直隶财政进行支出,这些钱对于直隶总督袁世凯来说,既方面又宽松。

袁世凯的北洋军一改过去清制军队管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抓大放权”,把高级军官管理好,至于高级军官下属的军镇,由他们自由发挥,统一配给他们军械(全部国外进口),制定统一的操练法典,制度等等,按照军镇编制给予他们发放军饷。

袁世凯只是管理感觉的军镇级别的高级官员,至于官员一下的都是实行的承包制,你招兵,你买马,你发钱,你任人,袁世凯一律不管,只要符合北洋军要求,只要不找我多要钱。

袁世凯的这种新军管理模式对当时的清军来说那绝对是一大进步,待遇高福利好,当官的有实权,这样的北洋军战斗力非常的强悍,但是又有很大的隐患——势大不服!当某个军镇势力足够大的时候,就有可能对上峰真正袁世凯不服,毕竟中层军官是人家任命的,兵是自己招下的,钱是自己发下去的。

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就分裂了,没人接替他吗?

没多久,袁世凯下课了,北洋军被清廷收编了,但是由于北洋军的这种建军模式不受清朝当权者待见,特别是这些亦官亦匪的北洋军军官很让那些军机处大臣看不惯,看不惯就意味着不重用。

袁世凯没有在老家呆几年,南方爆发了辛亥革命,这就要清廷老命了,朝中除了几个世袭贵族,真正能扭转局势的一个人都没有,只好连哄带骗的把袁世凯又请回来,袁世凯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就等着那谁开这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袁世凯回来了,他的手段也是连哄带骗,哄着原来北洋军那帮老油子继续跟着自己;骗着南方的那群革命者让他斡旋清帝退位,共建共和。

袁世凯到底是搞外交出身的,三下两下就糊弄好了,原来北洋军的那帮人也愿意跟着袁世凯,南方革命党也愿意共建共和了。

再说说袁世凯手下那帮人,无论是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等,此时已然从一个北洋军镇官员成长为了一方大员,手里控制着大量的军队。这些人都各有特色,而且都很有抱负,只是袁世凯还在的情况下,虽然谁也不服谁,但是都服袁世凯。

这袁世凯当了皇帝没多久,死了。此时的政权交接就是个大问题,由于袁世凯没有刻意培养接班人,事到仓促,总不能把当时混乱、复杂的局面交给自己儿子吧。

袁世凯一死,明面儿上,袁世凯写下的遗言是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接班,但是除了段祺瑞有实力外,其他的两个基本都是打酱油的,段祺瑞后来搞定了一前一后两位接班人,圈子外的吴佩孚、张作霖、曹锟又不同意了,于是民国进入了北洋军阀混战的局面。

袁世凯死后出现如此的局面只要有两个原因:一、早期的制度造就了这帮军阀;二、各国列强对各个军阀进行了支持。

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就分裂了,没人接替他吗?

2.北洋军分裂混战

1916年6月袁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各派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帝国主义为争夺在华利益也各自寻找代理人,北洋军阀分裂演变为三大派系:日本支持的以时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集团,主要控制皖、陕、鲁、浙、甘、闽等省;英、美支持的以时任副总统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集团,主要控制苏、鄂、湘、直、赣等省;日本支持的以时任奉天督军兼署省长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集团,主要控制东三省。

此外,各地方的一些军阀或独立或分别依附于各大派军阀。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段祺瑞重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领导粤、滇、桂、黔、湘、川军讨伐段祺瑞。段先后两次派北洋军及湘、粤、闽等省地方军近20万人前往镇压。后由于西南军阀向北洋政府妥协,护法失败。1918年,段祺瑞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购买武器,聘用日籍顾问,成立参战军(后改称西北边防军)。至次年1月,编成3个师4个旅。1920年皖系军队已有11个师、17个混成旅。

皖系势力的扩大引起直、奉两系不满,曹锟、张作霖结成反皖同盟。同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军在奉军支援下击败皖军。皖系西北边防军全部被遣散裁并,在京津地区及豫、鄂、察、陕等省的军队被缴械,只剩淞沪地区和浙、鲁、闽、皖等省的残存部队以及依附于皖系的地方部队。直皖战争后,直系取代皖系控制北洋政府,其军队扩充到18个师、18个混成旅,约20万人,占据北方和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奉系也乘机占领绥远(今并入内蒙古)和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沿线地区,兵力发展到5个师、23个混成旅、3个骑兵旅,20余万人。

为争夺北洋政府的控制权,1922年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后全部撤出关外,积极整军经武,将东三省陆军统一编成3个师、27个旅和5个骑兵旅,建立了海、空军和兵工厂,兵力达17万人。直系亦大肆扩充军队,至1924年夏,陆军达21个师(含2个川军联直师)、17个混成旅共25万人,并企图消灭皖系在浙江省和淞沪地区的军队。9月,发动江浙战争,皖系战败,势力消失。由此引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军战败,奉系乘机扩大势力,除东三省外,占据热、直、豫、鲁、苏、皖等省(区)。

1925年5月,奉系将各旅改为师,冠以“东北陆军”称号,人数达35万,并控制了北洋政府。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率军对进驻苏、皖的奉军进行反击,奉军被迫撤回北方。此时,北洋军各派兵力及势力范围是:除张作霖的奉军外,直系军阀吴佩孚有6个师、4个混成旅以及河南保卫军16个军,共计20万人,以鄂、豫和京汉铁路(北京—汉口)沿线为基地;以孙传芳为首在直系中独树一帜的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共计20个师、24个旅(含混成旅),约20万人;还有以奉系军阀张宗昌为首的直鲁联军,共计34个军,约20万人。

为什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就分裂了,没人接替他吗?

3.北洋军覆灭

1926年7月

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开始。在国民革命军与国民军联军南北进攻下,至11月吴佩孚军大部被歼,五省联军在赣、闽等省战败。为挽回败局,直奉两系再度联合,12月在天津成立安国军,以抗击北伐军。在北伐军打击下,至次年3月五省联军大部被歼,6月奉军由郑州、开封败退冀、鲁。

1928年4月

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行第二期北伐,直鲁联军由济南溃退滦河东岸,一部被南京政府白崇禧部歼灭,一部被张学良部缴械。五省联军残部被南京政府收编。奉军败退关外,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12月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奉军改为东北军。至此,北洋军的历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