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觅珍君
前言
孟获为何无法救援已命在旦夕的蜀汉?
263年冬,西晋军队发动了灭蜀战争,蜀汉王朝在这场战火中灰飞烟灭。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前曾七次擒获南中领袖孟获,使其臣服于蜀。那么,孟获为何没有在蜀汉危难之际率军前来援呢?
对这一历史疑问,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当时的种种内在及外在因素。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长期调查与分析思考,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委。
一、战火缠身的蜀汉王朝
公元263年冬,魏国丞相司马昭发动了针对蜀汉的战争。魏军分三路大军进攻蜀地,意图一举消灭这个西南方的敌国。
司马昭派遣大将钟会、邓艾两路大军分别从祁山、阴平发动对蜀汉的进攻。蜀汉大将军姜维在剑阁抵挡住了钟会军队的攻势。但是,邓艾则成功率军渡过险峻的阴平山,直插蜀都成都腹地。
此时,蜀汉朝野尽失声色。新继位的蜀后主刘禅急忙派遣先帝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在绵竹设卡试图阻止邓艾大军。然而实力悬殊,诸葛瞻很快就兵败被杀。邓艾军势如破竹,径直攻到成都城下。无力再组织抵抗的刘禅最终选择了投降,标志着蜀汉王朝的终结。
那么,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收服的南中领袖孟获,在蜀汉危难之际为何没有率领部队北上援助瀕临灭亡的蜀汉呢?这一历史疑点引发我们深层的探究。
二、诸葛亮七擒孟获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的历史背景。
225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去世,丞相诸葛亮正式执掌朝政。当时,蜀汉南中的益州郡大姓雍闿发动叛乱,试图脱离蜀汉独立。作为掌权者,诸葛亮对此高度重视并深感忧虑,因为稳定南中对蜀汉的统治至关重要。
于是他采取了军事行动,发动了讨伐南中之战,意在争取当地最具影响力的部族领袖孟获。经过多番谋划,诸葛亮使用了计谋连连擒获孟获七次,最终彻底收服了他,南中形势表面上平定。
但是,南中各族内心并未真正臣服蜀汉王朝与刘备刘禅父子。他们表面臣服的仅仅只是出于对诸葛亮的畏惧,而非来自内心的忠诚。这种忠诚的欠缺注定了一旦诸葛亮去世,南中必将再次动荡不安。
三、诸葛亮去世后的南中变局
果然,234年,在世时被称为“蜀汉之神”的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南中地区就开始出现骚动。这些南中部族开始质疑已经名存实亡的蜀汉朝廷,对刘禅皇帝的臣服也就名义上的空架子。
他们之所以长期表面听命于蜀汉,实际上是出于对诸葛亮的畏惧,而非对刘氏王朝的忠心。一旦天下第一智囊不在,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对蜀汉的统治愈发敷衍。
所以,到了30年后的263年邓艾大军来攻时,南中早已成为自给自足的局部势力范围,对蜀汉的归属仅存名分。这就注定了南中不太可能组织起大规模的救援军队去援助已经风雨飘摇的蜀汉王朝。
四、老去的孟获难以统兵
那么,当年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在263年蜀亡之际还健在吗?这也是个未知数。
从诸葛亮七擒孟获到蜀汉灭亡,中间已经过去了近40年的时光。若孟获还活着,也必定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境。要想亲自统率部众北上救援蜀汉,恐怕已经是困难重重。
即便他心有余力不足,想要发出号召,要振奋起已渐渐疏离蜀汉的南中各部也是难上加难。因为南中部族对蜀汉的“忠诚”不过是对诸葛亮这个人的忠诚,而非对刘氏王朝的效忠,这一点我们前文已经提到过。
现在天下第一智囊已经长眠多年,刘备刘禅父子又无过人之处,南中部族由衷追随的理由已不复存在。若想凭借年老力衰的孟获来调动他们北上救援蜀汉,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五、刘禅突然投降导致外援无从着手
更为重要的是,刘禅的突然开城投降也让外界无从反应。邓艾率军绕过剑阁,经过艰苦跋涉进入蜀地才一个多月时间,刘禅就选择了放弃抵抗。
这种突然沦陷对镇守剑阁的姜维大军来说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惊吓。更遑论遥远的南中地区,孟获要在这种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组织起大规模援军简直是难上加难。
等南中各方反应过来,命运多舛的蜀汉王朝已经灰飞烟灭。刘禅的主动投降预示着蜀汉的覆灭不可避免,南中部队即使北上也无济于事,不攻自破。
所以,在种种条件下,南中与孟获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援军北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六、内忧外患导致南中无力支援
综上分析,种种原因导致南中无力支援已经岌岌可危的蜀汉:
第一,南中地区并未真正臣服蜀汉王朝,只是暂时服从诸葛亮的军事力量。
第二,当年被擒的孟获若还健在也已是暮年,难以亲自率军。
第三,刘禅的突然开城投降预示大势已去,外部援军来不及组织就已陷入绝境。
第四,南中地区本身也存在内忧外患,无力组织远征军。
种种因素导致,我们可以理解南中之所以未能挽救蜀汉的危局,并非不忠或怯战,而是当时的种种客观条件所致。蜀汉的最终覆灭,则是历史大势所趋,亦可谓是天数已尽。
结语
综上所述,本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蜀汉末年南中无法救援的历史疑点进行了探讨解析。可见历史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要采取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这也启发我们在分析当今种种社会问题时,需把握全局,审视问题的不同面向,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不知读者与网友对此有何看法?非常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让我们共同来深入理解历史,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