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变法注定失败他生前毁誉参半(死后任人评说)
才艺
王安石是毁誉参半的人物,看得见有人对他的喜欢,也要看见更多人的诋毁。范仲淹争议很少,而且喜欢他的人很多啊,举个例子就是,如果在两宋历史里说王安石是圣人,那一定会有人说范仲淹才是真圣人。而且如果单单比较两者形象的话,王安石名声大,是相当正常的,历朝历代近乎两极分化的评价,起伏跌宕的人生,极端到这种程度的,翻遍历史估计也就王安石这么一个了,像范公此类圣贤形象实际有很多,而王安石确实没代餐没替身,独一档的存在,这个档不分高低,讲的就是个独特。
另外,相比范公,王安石的身上悲剧色彩太浓了,浓得让人无法忽视,再加上他足够优秀足够努力,这是种极为独特的魅力,是真正的悲剧,好像鲁迅说的,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你看。正是因为王安石身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能量,所以他的悲剧是异常的动人,更何况他的失败,背后是两代人的悲剧,是北宋王朝的悲剧,也是后来革新思想被阉割的整个中国王朝的时代悲剧,这恐怕是一般能够理解的人都难以抗拒的一种情绪。
连我这样的人,向来不喜欢刻意称颂失败或者怀才不遇或者生不逢时的人物,都不得不叹息王安石一生的道阻且长,如履薄冰。两极分化的评价往往都会带来情绪化,主观化,反作用力度太大了,所以在近七百年里史书的诋毁之下,带来的是另一极的褒奖,更何况,王安石就是值得。
在明知结果的情况下这么做,我认为才是淡泊名利的最高境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毁灭,其背后的勇气凛然逼人,堪当那一句“勇者无畏”了,这种完完全全舍己的精神。王安石明明有封赏和食禄却在死后捐献遗产至寺庙,这种在古代完全不近人情,罔顾宗族亲戚的行为,相较而言,更让我觉得是真正的大公无私,确实很“无情”,但就是“恰是无情更动人”。
王安石的那些缺点或者说是个性(不是稗官野史胡诌的那种),反而让他在一千多年后还能通过文字透出些有趣来。新党和新法诚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别的因素混杂在一起导致了最终的结果,但是越深入了解,反而越会感到复杂无力与惋惜,而不是简单的立场好坏个人能力决定成败。
无论是生产力条件还是在社会形态的发展上,王安石的理论都在他那个时代有太高的超前性。“务要人施行”是现实问题,但是指导思想的先进性赋予了新法活力,也制约了它在不适宜的社会环境中的作用。王安石不外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其方针是先用官资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这是现代国家理财的原则,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从技术的角度看,新法仍是传统的办法,商业组织缺乏农村内最低阶层的支持无法实现突破。
深入了解王安石的话,就可以显然知道,他早就窥探到后世人的评说会是怎么样的,从他的历史史学观就知道了,他对史学抱有极大的消极情绪,可以参考《读史》,他在凝视史书背后深渊,却依然选择敢为天下先,纵然跃身跳入深渊。让我想到辛弃疾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王安石可以说是,一心家国天下事,不顾生前身后名了,他在熙宁前积累了三十年的好名声(虽然他是一点不在乎这个吧)以及身后的名誉,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