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打仗冲锋的时候如何保证后面人不会射到前面的队友?
繁华卷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反应历史战争的电影当中使用人海战术进行打仗,成千上万的士兵一窝蜂的网上冲锋,边冲还边开枪。那么像这样的疯狂冲锋如何保证后面的人不会打到前面的队友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小编只想说:完全是想多了。因为在真实的战争中,从来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场景。
千军万马冲锋的情况有,但基本发生在敌军被歼灭所剩无几或者逃跑时,进攻方才会发起冲锋。即便如此,冲锋通常也是以3-5个人或一个班为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会留出几十、几百米甚至更远距离,不会所有人拥在一起,被当活靶子。所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后面人会打到前面战友的情况。
而且,这个问题算是伪命题,因为自从马克沁机枪出现后,战争就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人海战术”了。
有一种观点比较盛行:抗美援朝,志愿军是用人海战术取胜的。长久以来,人海战术似乎成了我军的一种象征,归咎起来是受影视剧影响太深,电影电视要考虑到视觉刺激,因此打仗都是人挤在一起冲锋,实际上这种“人海战术”在实战中很难会看到。
何谓人海战术?电视剧电影是这样拍的:指挥官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战士不要命的往枪口上冲,嘴里还大声喊叫着,成排士兵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以身体消耗敌人的子弹,最终冲垮敌人防线。
但是真实战争中,只有敌人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冲锋场面,敌我力量悬殊不大时,绝不会用这样的所谓“人海战术”去冲锋的。战争年代,能成为指挥官的,还不至于这么傻,所以那些天天把志愿军“人海战术”挂在嘴边的,不是傻就是别有用心。无论是抗战、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我军从来没有用过“人海战术”打过仗,不仅我军,任何一国也不会这么打仗。
那真实战场,军队是怎么打仗的呢?比如进攻方有300人,防守方有50人,防守方会根据具体地形来布置兵力。比如把50人(约5个班),正面阵地布置2个班,左翼布置1个班,右翼布置1个班,留1个班做后备支援。300人对50人,进攻方是防守方的6倍,难道那300人会用“人海战术”一窝蜂地向防守方正面阵地冲锋吗?恐怕傻子才会这么打。
实战中,进攻方可能会这么打:300人(约30个班),用4个班进攻正面阵地,2个班进攻左翼,2个班进攻右翼,再2个班从左翼的左翼迂回包抄,2个班从右翼的右翼迂回包抄,余下8个班做后备支援。这样一来,进攻方就把防守方围在一个扇形阵地内,如果防守方担心被围死,就会调集剩余兵力赶往自己的左右翼支援。那么进攻方此时就有2种可能,一种再调集兵力把对方包围起来,另一种把剩余兵力全部调往正面进攻,让防守方疲于应付。这仅仅是几百人的小规模战斗,如果是几万、几十万的大战役,那调兵遣将就更复杂了,考虑的因素也更多。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几万、几十万人的大战役,往往战线拉了几百公里长,有时一战打好几年的原因,如果按照“人海战术”,把所以兵力放在一起打,冲锋互射,别说几万人,就是给你几十万人一天也能被打光。
我们看某某战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以为就是几十万人聚在有限的地方一起互殴,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实战中,这几十万人会被分解成一个军团、一个军、一个师、一个团营连排,直到最终分解为一个班,表面上看是几十万人的大战役,实际上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无数个以班为单位的小战斗,甚至更小到仅有2-3个人。所以大战役几百,上千公里战线就是这么拉长的。
比如咱们都知道的淮海战役(又称徐蚌会战),整个战场是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河南商丘,北起山东枣庄,南至安徽淮河两岸,方圆几百公里都在打。双方总兵力共有150余万,那分解到每个市、每个县、每个镇、还有一些战略要地,实际上每场战斗人就很少了,战争就根本不是什么“人海战术”了。
如果大家找一些抗战或者抗美援朝战争,甚至对越反击战、两山轮战的图片、视频资料看下,你就会发现基本上战斗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区别是各个班相互之间距离有多远,有的可能几十米,几百米,有的可能几公里,几十公里。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人海战术冲锋时,怎么保证后面人不会打到前面人?本身也就是伪命题了,因为自全面热兵器时代以来,就没有所谓的千军万马一起冲锋的“人海战术”了,即便有冲锋,那也是敌人被消灭殆尽,或是追击敌人时才发生的。如果这样,就更不用害怕打到前面战友了,因为后面人只会跟着冲,根本不会开枪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