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 为什么皇帝一直想消灭高句丽?

半忧伤

高句丽,可能有很多人听说过这个名字,它是我国古代存在的一个外族的政权,是另一个国家,而它的名字频繁出现的时期,大约是在隋唐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顶峰时期。但是,隋唐两朝的皇帝,面对高句丽,都是抱着一种想要消灭它的态度,其中不乏李世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皇帝都想要消灭这个政权呢?

隋唐时期,为什么皇帝一直想消灭高句丽?

1.基本因素

隋唐两个王朝是一定要消灭高句丽的。哪怕无法有效控制高句丽灭亡后的残余势力,也要将日渐强大的高句丽王权打掉。因为高句丽的壮大,不仅是在边境上增添了一个强大的邻居,还从根本上动摇了隋唐帝国的国本。

隋唐帝国在结构上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他们的很多战略布局看上去也比较接近。统治者基本就全都源自著名的关陇军事集团。这个集团的特色就是移植了大量非中原的统治理念与技术手段。因而在隋朝和唐朝的中前期,帝国的国本并不完全依赖南方各地的粮产赋税。同中亚与北亚地区的贸易,也同样被十分重要。因为有很多优质武器的原材料,需要从中亚等地进口。中亚的商人也需要从隋唐帝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才能运回自己的母邦去发展手工业。

隋唐时期,为什么皇帝一直想消灭高句丽?

2.地理因素

由于河西走廊的地理因素限制,帝国对外的最快捷交通线是在北方。从河套地区到更东面的晋北山区,都是大量突厥系部落与粟特商团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边境之内,也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定居。但前提是交通线必须保持顺畅。

高句丽的壮大,恰恰危急到了隋唐帝国的国际贸易生命线。他们同样需要从突厥人那里,保持与中亚的联系。在自身的势力不断强大后,高句丽就开始利用东突厥汗国衰落等因素,加强对草原地区的笼络与控制。更有甚者,开始建立自己的朝贡贸易体系,吸引北亚与中亚的商人来朝贡自己。

隋唐时期,为什么皇帝一直想消灭高句丽?

如果高句丽人的计划成功了,那么隋唐帝国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大降低。尤其是原本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北方贸易路线,有被掐断的危险。而高句丽人则将日趋强大,成为威胁关陇集团本身的强劲挑战者。

所以,隋唐两大帝国要接二连三的攻打高句丽。隋炀帝已经被国内风起云涌的叛乱,搞的焦头烂额,还要顶着国内的巨大压力,继续对高句丽的战争。因为在他的世界观中,失去了对北方各地的控制,可能比丧失几块内陆的耕地还要致命。

隋唐时期,为什么皇帝一直想消灭高句丽?

3.唐太宗对高句丽

同样的理念也充斥着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脑。尤其是在东突厥汗国衰落,草原上一片混乱的时候,高句丽人更有机会向西发展。李世民也不惜冒着成为隋炀帝第二的风险,花很大气力去远征高句丽。

尽管战争的最终胜利,要等到他儿子统治的时代。但唐朝的不断攻击,还是严重削弱了还不够强大的高句丽。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后者的国力首先支撑不住。但在高句丽之后,唐朝也没有能力去阻止渤海国的崛起。只要渤海国没有像高句丽那样的明目张胆,唐朝皇帝也就懒得在那里耗费精力。何况还有一个已经冒头的契丹,已经让他们头疼不已。

隋唐时期,为什么皇帝一直想消灭高句丽?

所以说,是高句丽人的战略方针,让他们成为了注定要被打击的目标。这种矛盾并不由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所决定,更不可能获得隋唐统治者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