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光帝为什么会选咸丰做皇帝?有哪些原因?
青花悬想
说到古代清朝时期的皇帝那还是有很多的,清朝时期最为著名的那就要数道光皇帝了,当时的道光皇帝对清朝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道光帝死后,便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咸丰帝,那么,道光帝的传位也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为什么道光选咸丰而不是奕訢当皇帝呢?其实,小编觉得道光帝选择咸丰做皇帝的原因其实也是非常的简单,就是看中了咸丰帝的节约和勤俭。具体也一起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150年前的11月,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在北京发动政变,一举解决了受咸丰遗诏辅佐新帝的八个辅政大臣,从此开始了她对中国长达47年的统治。这一年是辛酉年,因此政变被称为“辛酉政变”。肃顺等辅政大臣给新帝立的年号为“祺祥”,所以也叫“祺祥政变”。由于牵扯宫闱秘闻,正史对这一事件含糊其辞,各种野史笔记众说纷纭,《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等电影也以此为故事重心——一个26岁的女人,如何杀出一众老男人的重围,使用非常小的代价登上权力巅峰?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这始终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诱发辛酉政变的种子,早在道光朝就已经埋下。
道光皇帝一共生有九子,不过在他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时,一、二、三子已死,七、八、九子还小,剩下四子奕詝(zhǔ)、五子奕誴、六子奕。奕誴性格直爽、不拘礼节,道光把他过继给自己的三弟绵恺(kǎi),等于是从候选人中排除。虽然问题简化成了奕詝、奕二选一,却让道光极为纠结。
奕
奕詝稳重老成、忠厚温良,做事未免优柔寡断、婆婆妈妈一点,不过却是宽仁之主的坯子;奕天分极高、文武全才、锋芒毕露,但这种绝顶聪明的人很容易让人觉得不稳当。野史里有许多关于两位阿哥明争暗斗的故事,虽不可全信,但也是父子三人真实关系的一种反应。比如说道光带着皇子们去南苑围猎,如此表现机会,弓马娴熟的奕大显神威,获得猎物最多,“顾盼自喜”,得意洋洋。奕詝却不发一矢,不伤一兽,道光问其故,奕詝回答:现在是初春万物滋生,实在不忍心伤害动物的生命,也不忍心和弟弟们争抢。还有一次道光召两个儿子问话,奕发挥了自己知识渊博、反应敏捷的特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奕詝则等到道光说自己年老体弱、行将就木时,趴在地上痛哭失声,尽显自己对父皇的眷恋。
道光是个比较看重孝心的皇帝,甚至打破清代“父子不见面”这一规矩,把自己的陵选在父亲嘉庆的旁边。因此,最终他选择了孝心,把皇位传给了奕詝。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他对奕极为偏爱和不舍。道光的立储朱笔上谕是这么写的:“皇六子奕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给人感觉这是封奕为亲王的上谕,只是捎带说了一下立奕詝为太子的事,如此不合规矩又怪异的行文,无非是想强化奕在诸皇子中特殊的地位,可见道光对他特别喜爱。
1850年正月,道光病死,奕詝即位,是为咸丰帝。而奕,也许只是输在了父亲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