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全场景应用 海量数据需要AI与IoT融合
戊寅
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爆发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AIoT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未来技术主流形态,且该市场正在不断发展之中。近日,在201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智联开启全场景智慧生活”论坛上,紫光展锐智能物联副总裁鲜苗讲述了通信芯片厂商眼中的“AIoT”。
AIoT关键在于技术、驱动及安全
从字面上看,AIoT即为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结合。紫光展锐智能物联副总裁鲜苗认为,AIoT不是AI和IoT的简单堆砌。据鲜苗指出,AIoT应从三方面来阐述:在技术层面,其包含了物联网的通信和连接技术,以及同基于物联网硬件的AI处理能力;在驱动层面,通讯力量是促成更多连接需求发展的重要推力;在安全层面,因连接数量成几何级爆发式增长,物联网设备和信息安全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全球信息科技发展正经历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引领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如果物联网是将所有可以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用网络连接万物, 那AIoT则是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智能化的特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
鲜苗指出,紫光展锐把对于广义物联连接的行业分为三个梯度,一是发展势头强劲且可满足基于高速率宽带和高实时性的应用场景的产品,如eMbb宽带芯片、4G LTE芯片,紫光展锐希望赋能这类硬件规格承载AI的运算能力和更多生态软件的承载能力;二是一些中等数据,它既可开放承载一定的生态应用,同时有中速的IoT接口支持大量外设,如紫光展锐的NB-IoT和eMTC产品;第三是除软硬件开发外,紫光展锐还提供给客户SDK,而这其中有两类SDK,一类是基于SOC的,一类是要融入生态的。
海量数据需要AI与IoT融合
对于AI(人工智能)来说,因为它具备机器学习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过滤、整理以及深度分析,并从中汲取知识经验来提升自己。无论是AI,还是物联网,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数据。数据是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基础。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连接产生了海量的数据。据IDC预测,2025年物联网终端产生的数据量将达约80ZB,即为80x230TB。如此庞大的连接数据,仅仅只搬运数据,并不能产生多大价值,因此就需要AI与IoT的融合。
鲜苗认为,AI是智能化的大脑,因此紫光展锐希望未来所定义的每一款基于物联网和基于工业应用的芯片产品,是能够承载AI,能够承载生态的。在这方面,紫光展锐拥有很强的算力、处理器、边缘计算等。据了解,今年紫光展锐的一款芯片获得了全球AI算力的第一名,而这也只是紫光展锐规划和设计的众多产品中的冰山一角。与此同时,除硬件外,紫光展锐也希望能参与到算法和软件生态的开发中。为此,紫光展锐不断加大投入,并于今年在西安研究所和西安交大成立了AI实验室。
而得益于AIoT的发展,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场景正不断走近我们的生活。目前,在智慧金融或新零售,在智慧交通、智慧家庭和智慧能源等领域,紫光展锐均有相应的芯片产品提供。据鲜苗介绍,除通信芯片外,紫光展锐在POS机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半数。同样在与运营商合作方面,5G基站的建设等也有涉足。此外,紫光展锐同样非常重视网络安全。为此,紫光展锐积极寻求与运营商、设备厂商、云服务商等各环节合作,从而构建起了由终端、芯片和云端等组成的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AI技术的应用,正在以惊人的爆发式速度,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欧美、日韩、中国等国家都相继出台了AI相关政策规划,力图抢占产业化发展的主导权。与此同时,各大科技公司也都将目光放在了AI技术上,并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争。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国家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企业也纷纷在AI+IoT领域大展拳脚。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紫光作为芯片企业,也许并非直接与终端行业接触,但从他们在包括AIoT在内的工业电子布局来看,他们通过合作伙伴来最终实现与终端客户的交互,与终端客户走到一起,解决各种具体场景中的实际应用。而旗下的紫光展锐也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中诞生了全新的物联网战略布局——迈入工业电子领域, 面对包括AIoT、汽车电子、工业主控在内的几大方向,以B2B模式提供先进和完整的解决方案。
正是因为基于对通信芯片行业的深刻理解,紫光展锐在AIoT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在AIoT相关布局上,紫光展锐已为客户提供了包括从5G、4G、3G、2G到基于物联网的NB-IoT,从近场的蓝牙、Wi-Fi、定位,Tuner、宽带接收,到智能语音、智能图像处理到AI人脸识别等,涉及从技术到产品广泛而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