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风味人间》第二集:落地生根?
雅枫氏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评价《风味人间》第二集:落地生根?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在《舌尖》1导演陈晓卿的新作《风味人间》第二集里,展示了石子馍、鱼生、鸡米饭等20种中外美食,用让人馋到流口水的美食镜头,带我们领略了异地扎根的美食风味。如何评价《风味人间》第二集:落地生根?
《风味人间》作为一部美食探索纪录片,对食材在不同阶段下的记录镜头自然不用多说,像在高温下包裹蟹壳的面包皮充气膨胀,蟹黄与蟹膏在油锅里变得油光鲜亮,但更让观众惊喜的是摄制团队对食材之源大自然的展现。“山海之间”开头出现的羊群迁徙,渔民追捕旗鱼的水下镜头,既是一种美,更是一种质朴的自然生命力的展现,有网友不禁称道“如果不是看到后面开始做菜,我差点以为我看的是《动物世界》”。
而当观众也开始对食材抱以敬畏之心,便能够读懂摄制组不同镜头下蕴藏的深意。让网友直呼“这技术厉害程度可以给满分”的高科技微观镜头,把食材无限放大,让观众可以直接在电视屏幕前看到食材的分子结构。其实抛却人类和食材的个体物理大小,人类的文化发展进程只是食材演变历程中的一小部分。而当镜头转到大自然的广阔场景,一切事物都变得渺小,食材由大自然提供,而人类依存于自然存在。当视野与格局同步扩大,《风味人间》包含的不止是人文关怀,更是食材的文化深意。
如果说第一集「山海之间」带给我的是惊心动魄,那么第二集「落地生根」则让我体会到什么叫热泪盈眶。
一开始我把「落地生根」错看成了「叶落归根」,心里还寻思着,又要请出美洲华侨老年寻乡之旅的故事了吗?结果看完才发现,整个第二集都在紧紧扣住这个「落地生根」的题眼。
第一部分,讲的是小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很多拍摄西安美食的纪录片,视角往往直接落在美食本身上,毕竟西安羊肉泡馍、油泼面、肉夹馍各种美食吃一个月都能不重样。但是这集则追根溯源,从小麦的「迁徙」史讲起,让人们领悟到,小麦是如何从4000公里外的西亚来到中国落地生根。
这一部分也同样类比了来自关中平原的石子馍和伊朗高原的桑嘎,用烤箱烤制的法式长棍面包和用蒸汽蒸成的安徽阜阳枕头馍,沿用第一集的用词,这就叫做东西方饮食的「不谋而合」。
而作为所有面食原材料的小麦,不仅仅适应了各个地域的气候、环境,甚至也深深扎根于不同的食谱当中。其中有一句总结说得特别好
小麦在山海之间的传播,几乎改变了全人类的饮食结构,世界各地的巧手又反过来,赋予种子更强大的生命力。
这是漫长、壮美,又充满着互动性的旅程。中国从来不是食物旅行的终点站,更多时候,它是不断创造和再创造的策源地。
听着这段李立宏老师的解说词,画面快闪着各种琳琅满目的西安美食,一碗热汤浇在手撕过的泡馍上、一勺热油泼在乖巧的裤带面上,去过西安的食客都会知道这有多美味,也终于知道西安能够成为面食集大成者有多来之不易。
为了看《风味人间》第二篇《落地生根》我严阵以待,晚上特意吃了一顿湖蟹宴。
开机之前,又在身边摆满了零食。
而我的同事们就没这么老练,都是看到一半,忍无可忍去点了外卖。
比如小宝,一边在工作群里哭喊着要立刻买机票回老家西安狂吃一顿,一边默默掏出手机,点了份鸡蛋炒粉干。
和第一篇里失心疯似的密集介绍了14种美食一样,这一篇同样是10来种美食不由分说轰到你面前。深夜饿觉过于真实!
《落地生根》顾名思义,是讲原生地的美食如何漂洋过海,在彼岸结出硕果。
镜头一会到西安,一会到伊朗,一会到澳门,一会又到了顺德。??
第一篇《山海之间》播完后,行动力一流的我们立刻下单去买了秃黄油、马肠以及其他镜头里出现淘宝上买得到的食物。
结果呢,发现有些的确好吃,有些么,就只是看上去很美了。所以看这篇《落地生根》的时候,我们希望努力给大家提供一点我们自己的体验。
遗憾的是太多国外美食我们无缘享受,这就只能靠朋友们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