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子晨氏

棉花简述

棉花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公尺(20尺)高,一般为1~2公尺(4~6尺)。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后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

棉花的形态

棉花棉花是植株灌木状,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公尺(20尺)高,一般为1~2公尺(4~6尺)。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后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棉花产区分布情况

棉花主要产于热带地区,棉花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其中中国的单产量最大,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在我国主要有五大商品棉花基地:分别分别是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基本在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三大棉区,具体包括冀、鲁、豫、晋、陕、津、苏、皖、湘、鄂、赣、新、甘等13个省区。三大棉区植棉面积和棉花产量均占全国99%以上。其中,新疆(不含生产建设兵团)是我国第一大棉花主产省,其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40%。

棉花的生长环境及其生长习性

1、棉花生长的光照条件

新疆棉花多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棉花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据测定,棉花单叶的光补偿点为750~1000 lx,光饱和点为7~8万lx。一般情况下,棉花叶片对光强的适宜范围为8000~70000 lx ,此范围下,光合强度随光强增加而提高。

2、棉花生育的水分条件

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阶段生理需水要求为:播种至出苗,0~2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苗期,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 ~ 70%为宜;初蕾期,0~6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5~75%为宜;盛蕾期后,0~8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能低于60~65%;吐絮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70%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3、土壤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4、棉花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从开始裂铃吐絮到吐絮收花结束的时间段称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此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具体做法是:继续搞好整枝打杈加强棉花后期整枝,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结秋桃,提高铃重,促进早熟,并可减少烂桃。整枝的主要任务是:减去棉侏下部老叶和空果枝,并打掉果枝群尖。对于枝叶繁茂、密度偏大的棉田除整枝外,还应在雨后趁土壤湿润时采取推株并垄的措施,即将相邻的两行棉花推并在一起,呈“八”字形,这样使并在一起的棉花两侧及行间地面都可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以促进吐絮,减少烂铃。坚持中耕松土俗话说“棵衰根先衰、防衰抓保根”,由于棉田后期土壤板结,影响根的呼吸、养分的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应中耕松土,以达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但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一般中耕3~5厘米即可。喷施叶面肥防早衰由于后期温度较低,根的吸收能力较差,应喷施叶面肥,达到保叶增产的目的,一般每亩喷施60倍液的尿素溶液或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0公斤,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棉花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宜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早能浇、涝能排。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涝要及时排水。

5、加强病虫害防治棉田后期主要害虫有:盲椿象、蚜虫、棉铃虫。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马拉硫磷、锐劲特交替使用;棉蚜可用高深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防治;棉铃虫菊酯类、甲维盐高氯喷雾防治。防洽时间一般掌握在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化学催熟对晚熟秋桃较多、不能适时吐絮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喷药后3~5天气温保持在20℃以上或枯霜前15~20天晴天喷雾(即常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亩用40%乙烯利水剂300~800倍液60公斤,喷雾重点是棉株上的青铃。适时采收棉花从开裂到收摘以5~7天为宜。过早色泽差、品质低,过晚则纤维强度下降。采摘时应注意分开烂铃棉、虫蛀棉和僵瓣棉。

棉花按花卉分类

粗绒棉--也叫亚洲棉,原产印度。由于产量低、纤维粗短,不适合 机器纺。

长绒棉--也叫海岛棉,原产南美洲。纤维长、强度高是其特点,适合于纺高支纱。中国只有新疆生产。

细绒棉--也叫陆地棉,原产中美洲,所以又称美棉。适应性广、产量高、纤维较长、品质较好是其特点,可纺中支纱。

按棉花的品种分类

细绒棉:又称陆地棉。纤维线密度和长度中等,一般长度为25~35mm,线密度为2.12~1.56 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左右。中国种植的棉花大多属于此类。

长绒棉:又称海岛棉。纤维细而长,一般长度在33mm以上,线密度在1.54~1.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强力在4.5cN以上。它的品质优良,主要用于编制细于10tex的优等棉纱。中国种植较少,除新疆长绒棉以外,进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苏丹棉等。

此外,还有纤维粗短的粗绒棉,已趋淘汰。

按棉花的初加工分类

从棉花中采得的是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必须先进行初加工,即将籽棉中的棉籽除去,得到皮棉。该初加工又称轧花。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称衣分率。衣分率一般为30~40%。按初加工方法不同,棉花可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锯齿棉: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锯齿棉。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

皮辊棉:采用皮辊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皮辊棉。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但有黄根。皮 轧棉适宜长绒棉、低级棉等。

按原棉的色泽分类

⒈白棉,正常成熟、正常吐絮的棉花,不管原棉的色泽呈洁白、乳白或淡黄色,都称白棉。棉纺厂使用的原棉,绝大部分为白棉。

⒉黄棉,棉花生长晚期,棉铃经霜冻伤后枯死,铃壳上的色素染到纤维上,使原棉颜色发黄。黄棉一般属低级棉,棉纺厂仅有少量应用。棉花

⒊灰棉,生长在多雨地区的棉纤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吐絮后,如遇雨量多、日照少、温度低,纤维成熟就会受到影响,原棉呈现灰白色,这种原棉称为灰棉。灰棉强度低、质量差,棉纺厂很少使用。

⒋彩棉,彩棉是指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是在原来的有色棉基础上,用远缘杂交、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而成。天然彩色棉花仍然保持棉纤维原有的松软、舒适、透气等优点,制成的棉织品可减少少许印染工序和加工成本,能适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但色相缺失,色牢度不够,仍在进行稳定遗传的观察之中。

棉花的经济价值

棉花根据纤维的长度和外观,棉花可分成3大类

第一类纤维细长(长度在2.5~6.5厘米范围内),有光泽,包括品质极佳的海岛棉、埃及棉和皮马棉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用于高级布料、棉纱和针织品。棉花

第二类包括一般中等长度的棉花(长度约1.3~3.3厘米);

第三类为纤维粗短的棉花(长度约1~2.5厘米)用来制造地毯、棉毯和价格低廉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适。棉花的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正如前人所说“棉花全身都是宝”。它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必须努力使棉花增产,搞好综合利用,增产增值,以增加棉农收入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要。

另一个性的用途是用于护肤抗皱的美容产品。

棉花还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棉花共分叶脉、苞叶和花内 3种蜜腺,往往开花前叶脉蜜腺先泌蜜。长江中下游省区棉花的花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河中下游各省为7月初至8月初,新疆吐鲁番为7月中旬至9月初。大流蜜期约40天,泌蜜适温35℃。新疆棉区一般群产蜜10~30kg,最高达150kg。其他棉区因花期频繁施用农药,伤蜂过重,蜜源利用价值大大降低,群产一般在10~20kg。80年代以来,全国棉花面积增长较快,部分省区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它已成为当地夏秋主要蜜源。

棉花种植技术和管理

抓好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是确保高产的第一个环节。播种保苗环节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实现“五苗”,即“早、全、齐、匀、壮”。“早”就是适期播种、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断垄、保证计划密度;“齐”就是棉籽萌发出苗整齐一致;“匀”就是棉苗分布均匀一致;“壮”就是棉苗生长稳健、根系生长迅速、最终实现棉花早现蕾开花、早结铃吐絮。播种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抓好种子处理、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播种、适深播种、抗旱播种,同时大力推广脱绒包衣种子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

一、施肥整地造墒

农谚说“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这说明棉花播种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一般要求棉花播种前15天左右及时进行整地施肥造墒。每亩施有机肥6~8斤,三元复合肥100斤,锌肥2~4斤,硼肥2斤,黄萎病发生地块要增施钾肥每亩硫酸钾20~30斤。生产实践证明,增施钾肥,黄萎病发病株率明显低于不施钾肥的。施肥后,及时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无明暗坷垃上暄下实、平整无洼地,能在大雨后及时排水。一般低洼地块形成积水,容易引发黄萎病发生,严重时,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块发病较轻。整地后,有水浇条件的,要及时浇水造墒,为播种打好基础。

二、选用优良品种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棉花增产增收的第一要素。选用优良品种,主要抓好三点:

一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种植的好品种,根据近几年我县种植品种的考察,比较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有新丰66、鲁棉研28、鲁棉研21、鲁棉研22、中抗12等。另外,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提倡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我县地处鲁西南地区,光热资源能够满足杂交棉的生长需要,种植杂交棉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适合我县种植的杂交棉有鲁棉研15、鲁棉研30等。

二是选择健子率高的棉种,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脱绒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另外,提倡种植脱绒包衣光籽。种子脱绒包衣,就是给棉种脱去短绒包上一层种衣剂,种衣剂中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成分,包衣棉种播到土壤中后,就可以在种子周围(3厘米)形成保护屏障,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时被根系吸收,将药剂传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杀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对苗期病害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长达45~55天,同时可以促进早出苗,促进增产,一般可以早出苗2天左右,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棉苗整齐度高,霜前花率高,单产平均增加7~10%,同时脱绒包衣使棉种丸粒化,可以进行机械化播种,使用播种搂播种,能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但是包衣种子播种时绝对不能进行浸种,同时播种剩余的种子要深埋地下,防止人畜中毒。

三是购买种子时,到正规种子门市部购买,要看好说明,所要购种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索赔。

三、种子处理

1.晒种。

一般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晒种,可以打破棉种的休眠状态,有效杀灭棉种表皮病菌,减轻苗期病害,促进种子后熟,增强种子吸水力和种皮透气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种子萌发出苗。毛籽种子要在强光天气条件下曝晒3~5天,每天晒5~6个小时,一般摊晒厚度不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3~4次,以保证晒匀晒透。脱绒包衣种子,要在弱光天气条件下晾晒1天左右。晒种时,特别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晒种,以避免高温灼伤棉种,影响种子发芽率。棉花

2.浸种。

温汤浸种是中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毛籽处理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出苗,特别是在土壤墒情较差的条件下,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脱绒包衣种子不能进行浸种。经山东农业大学试验证明,温汤浸种一般不具备减轻苗期病害的作用,反而如果浸种时间太长,造成种子内养分外流太多,可能加重苗期病害的发生。所以,浸种的关键是掌握种子吸水不宜太多,一般以达种子本身风干重量的60%~70%、种皮发软、子叶分层为宜。浸种时间长短,以水温而定,18~20℃条件下,浸种12~16小时,捞出控干进行药剂拌种。不必强调温汤浸种。不提倡催芽。

3.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和播种后周围土壤中的病菌,以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期病害,配合使用杀虫剂拌种,也可以减轻苗期虫害的危害。拌种药剂,含有一定数量的杀菌剂、杀虫剂及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常用的药剂和处理方法是:按20斤干棉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克加新高脂膜拌种;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25克加新高脂膜拌种。

四、足墒播种

由于棉种萌发出苗对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分。我县棉区冬季雨雪稀少,土壤墒情是常年影响出苗的限制因素。因此,有水浇条件的,播种前必须适时造墒,一般要求不迟于播前15天左右进行浇灌,以确保地温及时回升,不影响播种。无水浇条件的,要采用水种包包抗旱播种方式或地膜覆盖。

五、适期播种

温度是决定播期的重要依据。一般在5厘米地温5天稳定通过14℃时,就是棉花的播种时期。根据中国的气候条件,棉花适宜播种期是4月中旬。但是近几年由于受倒春寒影响,这个时期常有阴雨天气,气温低土壤湿,常造成棉花苗病发生重,死苗严重,不利于保全苗。一般从终霜期考虑,掌握“冷尾暖头”抢时播种。近几年随着温室效应加剧,无霜期加长,一般霜降期推迟到11月上旬,因此可以适当晚播几天,以有利于保全苗。

六、适量播种

应根据播种方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及土壤墒情状况而定。条播,每亩需毛籽种子10~12斤。点播或穴播,毛籽每穴3~5粒,每亩需种子5~7斤;脱绒包衣种子每穴2~3粒,每亩需要种子3~4斤。播种量不能过大,否则,既浪费种子,出苗后又易形成高脚弱苗,病害发生重,同时应加强水肥管理管理,在棉花花蕾期、幼果期、棉桃膨大期各喷洒一次棉花壮蒂灵,提高棉桃膨大活力,保铃、保桃,加快棉树循环现蕾,循环吐絮,提高纤维质量。

七、适宜播深

一般播深以3~4厘米为宜。播后及时覆土并适当镇压。

八、抗旱播种

东平县春季一般经常干旱,无造墒条件的棉田要实行抗旱播种,一般采用“水种包包”的方法。技术要点是:按行距要求开浅沟,沟深2.5~3厘米;匀溜水,水量以接到底墒为宜;水下渗后,按株距要求播种;然后覆土起脊,要湿土在下、干土在上,并适度镇压,脊高3~5厘米,脊宽10~13厘米;待70%棉籽扎根时,及时破脊去覆土,一次扒平放完。

九、地膜覆盖

春季温度回升慢、温度不稳定是限制棉花一播全苗、促壮苗早发的重要因素。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作用,同时具有保墒提墒作用,可以确保棉花一播全苗、壮苗早发。地膜覆盖棉花根据播种和覆盖的程序,可以分为先播种后覆盖和先覆盖后播种。一般采用先播种后覆盖,覆盖地膜时,地膜要与地面紧密接触,地膜边缘要尽量垂直压入沟内,入土深度不少于5厘米,同时覆膜后在膜上压土,一般每隔3~5米压一堆湿土,以防大风吹揭地膜,或地膜上下煽动伤害棉苗。

棉花封沟的好处

棉花封沟是棉花蕾期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如果封沟适时,封沟质量又高,就会大大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封沟的有以下4点:

1.封沟可以防止植株倒伏。中耕培土,固定棉株,可以防止植株倒伏。

2.棉花封沟可以达到旱能浇、涝能排,起到封土保墒的作用。棉田宽行内有一条沟,天旱时可以顺沟浇水,天涝时可以顺沟排水,而且地表土培到棉花窄行两边,可在棉株窄行内形成一条小沟,使棉株周围土层加厚,有利于蓄水保墒。

3.棉花封沟可以很好地解决田间郁蔽现象。尤其是密度较大的棉田,宽行形成一条通风沟可促进空气流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落蕾落铃、烂蕾烂铃的作用。

4.棉花封沟解决了田间杂草问题。扒土晒根不仅培肥了地力,同时也除掉了杂草根,使杂草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棉花无公害施肥技术

棉花棉花施肥应掌握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用量庆占总施肥量的60%—70%。基肥中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因为有机肥养分全,肥效稳定持久,对控制棉花徒长、防止后期脱肥有利。种植棉花要求棉田有较高的肥力,所以要施足基肥,还需适时量施用追肥。一般要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因地、因时、因苗施用。

要施足基肥,并以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左右和棉花专用肥40—60千克。不具备施基肥条件的夏棉,可在苗期早施追肥。棉花对锌、硼反应敏感,而我国大部分棉区土壤供应相对不足,建议每亩基施锌肥(硫酸锌)1——-2千克、硼肥0.5千克。棉花配方肥同时含有氮、磷、钾、锌、硼等养分,最好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管理水平,选择棉花专用肥,一般每亩使用40—60千克。

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分初花期和盛铃期两次进行,前轻后重,两次施肥比例为1:2。初花期苗情较好、长势偏旺的,可省略第一次追肥,习惯于一次性追肥的,可在花铃前期(每株有1—2个幼铃时)进行。需要追二次肥的,第二次在盛铃期追肥,一般每次每亩追施棉花专用肥30—50千克。为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应注意施肥的深度。根据根系的生长特性,一般棉花苗期追肥应掌握深度为10厘米,离棉株10厘米;蕾期施肥深度为13—17厘米,离棉株13厘米;初花以后追肥深度和距离约为17厘米。在施肥方法上,也可结合浇水采用冲施法或滴灌法进行追肥。根外追肥 主要是防止棉花后期缺肥而早衰,以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此时补施肥料因土施不便,一般采用根外追肥,以喷施磷酸二氢钾。氮肥不足的棉田,还可将0.2%—0.3%的磷酸二氢钾与0.5—1.0的尿素及农海牌氨基酸叶面肥配合喷施,喷至叶面布满雾滴为度。喷施时间以16时以后或阴天为好。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3—4次即可。

棉花常见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一、棉花烂铃条件和原因以及防治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尤其是多阴雨天气,棉田湿度较大,郁闭严重,通风透光较差,适宜病原菌繁衍侵染,病害往往严重,棉花烂铃也比较严重。棉铃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等,其中疫病是烂铃的主要危害类型,占铃病的28.3%~99.7%。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或化控措施不及时,植株旺长等,均有利于发病。

1、播种前准备蓄好底墒棉花

由于冬春降水偏少,气候干燥,备播棉田土壤墒情普遍较差。因此,棉花播种前要适时造墒,注意保墒,要保证土壤底墒足、口墒好,上虚下实。对已经冬灌、墒情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棉田,要及时灌溉,扩大造墒面积。在棉花播种前20天浇水的,可采用喷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临近播种浇水的可浇小水,上下接墒后及时耙耢,稍后进行播种。

2、备好良种

根据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一般棉田以选用优良高产品种为宜,适栽品种主要有开棉5号、中棉所23号、鲁研棉21等。枯黄萎病发生区,特别是重病田以种植中植棉2号为宜。商品棉种应选用正规种子部门供应的标识规范、纯净度好、发芽率高、质量有保证的优质种子,经过包衣处理的种子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在85%以上。选用自留毛子的,播种前要进行晒种,以促进棉子后熟,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晒种后要认真进行粒选,留下饱满、健壮、大小一致的种子。播种前还要进行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提倡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方法是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杀虫剂选用70%的高巧较好,用药10克,对水1.5~2公斤,浸泡2公斤棉种。杀菌剂可选用50%的敌克松或7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的多菌灵,用药量为种子用量的0.3%。

3、施足底肥

播种前施肥对促进棉苗早发、正常发育非常重要。应按照增施有机肥、稳氮磷、补钾微(硼、锌)的原则科学配方,平衡施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3000公斤或饼肥50~75公斤、尿素10~15公斤、二铵20~25公斤、硅钙镁钾肥25公斤。

4、整好地

结合施肥进一步整好地,整地质量要求上虚下实,达到齐(规划整齐,犁地、耙耢等机械作业时田边或中间不能遗留空白)、平(经过犁、耙、人工平整等作业,使地表平坦,土壤表层无垄起和明显凹坑)、松(土壤耕层疏松、上虚下实,土壤细碎,表层无直径超过2厘米的土块)、墒(要在土壤墒情适宜时犁地,这时土壤松散,整地容易,同时可使播种时土壤保持适当的含水量,有利于种子发芽和防旱保墒)、净(田内无作物根茬、杂草、废旧地膜)的标准。整地最好在播种前3~5天完成。棉花

5、烂铃的防治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使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蔽,改善通风透光状况。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排除棉田明涝暗渍,改善棉花生长发育条件,实现棉花多结桃、不早衰,减轻铃病危害。另外,对于棉田排水和预防棉花倒伏问题,在棉花开花之前培土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艺措施,应提倡应用。

6、调节结铃。

地膜棉或早发棉花的付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

7、合理整枝。

对于行距过窄,封行过早的棉田,为减轻田间过分郁蔽,改善中下部光照条件和通风状况,应尽早打去边心,这样可减少铃蕾脱落和烂铃。摘晒病铃。把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之前摘收。摘收的棉桃用浓度为1%的乙烯剂溶液浸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棉花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的重要措施,要进行针对性杀菌剂喷雾。8~9月份,当天气预报连续几天有阴雨天气,应及时进行喷药保护。喷药应集中在棉株中下部。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600~8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等

二、黄萎病:预防是关键

1、黄萎病

因发生迅速、损失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被称为棉花“癌症”。防治该病应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通过选用抗耐病品种、施足底肥、早揭膜、早炼苗、早培管等措施提高棉苗抗病能力,同时做好预防性用药,及时控制病情,特别是雨后要立即用药,防止病情扩展。药剂可选用三氯异氰尿酸、乙蒜素等,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盲椿象:抓住三个关键时期用药棉花

盲椿象一年发生5~6代,危害普遍且严重,防治要抓住三个关键时期。第一个时期是5月中下旬,棉苗有4~5张叶片时,此时是一代若虫孵化高峰期,在田间被害株率在1%~2%或百株有虫1~2头时开始用药,重点打好虫源田。第二个时期是6月上中旬,棉苗进入现蕾期,此时是二代若虫孵化高峰期,在新增被害株率达5%以上或百株有虫5~10头时用药。第三个时期是6月底至7月上旬,此时是三代若虫孵化高峰期。一代、二代盲椿象发生期集中,只要用药及时,防治效果好,三代以后世代重叠,加上棉花生长旺盛、田间郁蔽,防治难度大,效果明显降低。防治盲椿象,要将不同杀虫机理的药混配使用,如将触杀性强的药与内吸性或熏蒸作用强的药混配使用。通常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加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或20%高氯·马乳油75~100亳升,或40%氧乐果乳油50毫升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亳升,加水喷雾。尽量在上午10时前后或下午5时前后施药,此时盲椿象较活跃,大多分布在棉株幼嫩部位,防治效果明显。喷药时先打外围,转着圈地往里打,集中歼灭,防止盲椿象迁移导致防效下降。

3、棉蚜:交替用药效果好

棉蚜在棉田按发生时间可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出苗至现蕾前,适应温度偏低的环境,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份,适应温度偏高的环境。棉蚜繁殖速度快、数量多,生产上常有棉农反映用药效果差,这主要由药剂品种单一、用水量不足、施药不匀等造成。适用于防治棉蚜的药有吡虫啉、氧乐果、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适当加大用水量,每亩用水量在50~60公斤,喷药时单株上下、叶片正反面要喷匀、喷透。

品质鉴别

1、棉花马克隆值与棉花质量的关系:

棉纤维的马克隆值是纤维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成熟度不同,不仅会引起纤维性能的变化,而且对成纱工艺、质量及织物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棉纤维的马克隆值可作为评价棉纤维内在品质的一个综合指标,直接影响纤维的色泽、强力、细度、天然性、弹性、吸湿、染色等;生长期过长、过成熟的皮棉纤维较粗,不适合于纺制中高档棉纱,马克隆值在4.1~4.3范围的皮棉,生长期较短,欠成熟,相对衣分率较低,但纤维细度细,纤维单较高,成纱截面纤维根数多,强力高,可以纺制中高档棉纱。

2、不同品种籽棉的衣分率差异:棉花

棉花的衣分率是一定量的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与籽棉的重量比,分毛衣分和准重衣分。衣分率是衡量棉花品质和加工生产的重要指标.也是棉花生产效益高低的标志。适应在不同区域种植的棉花品种中,经过不同工艺的加工,衣分率也不尽相同。棉花的品种、籽棉收购时水分和杂质的含量、棉花的成熟度、加工籽棉时烘干的温度,都对棉花的衣分率产生着影响。衣分率的高低与种子表面单位的纤维数、长短、粗细成正比,与种子的重量成反比。正常情况下,棉花的衣分率为33%~40%,既生产33~40公斤的皮棉需要100公斤的籽棉,品种遗传特性对衣分率的影响最大,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衣分率高的品种可达45%左右,但对于生长期较短,成熟度不好或者品种退化的棉花,衣分率只能达到30%左右甚至更低。

3、鉴别方式:

长度。国内主要棉区生产的陆地棉及海岛棉品种的纤维长度,分别以25~31毫米及33~39毫米居多。棉纤维的长度是指纤维伸直后两端间的长度,以毫米表示。棉纤维的长度有很大差异,最长的纤维可达75毫米,最短的仅1毫米,一般细绒棉的纤维长度在25~33毫米,长绒棉多在33毫米以上。不同品种、不同棉株、不同棉铃上的棉纤维长度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棉铃不同瓣位的棉子间,甚至同一棉子的不同子位上,其纤维长度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棉株下部棉铃的纤维较短,中部棉铃的纤维较长,上部棉铃的纤维长度介乎二者之间;同一棉铃中,以每瓣子棉的中部棉子上着生的纤维较长。棉纤维长度是纤维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与纺纱质量关系十分密切,当其他品质相同时,纤维愈长,其纺纱支数愈高。支数的计算,是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每一公斤棉纱的长度为若干米时,即为若干公支,纱越细,支数越高。纺纱支数愈高,可纺号数愈小,强度愈大。

长度整齐度。纤维长度对成纱品质所起作用也受其整齐度的影响,一般纤维愈整齐,短纤维含量愈低,成纱表面越光洁,纱的强度提高。纤维细度。纤维细度与成纱的强度密切相关,纺同样粗细的纱,用细度较细的成熟纤维时,因纱内所含的纤维根数多,纤维间接触面较大,抱合较紧,其成纱强度较高。同时细纤维还适于纺较细的纱支。但细度也不是越细越好,太细的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较易折断,也容易产生棉结。纤维强度。指拉伸一根或一束纤维在即将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一般以克或克/毫克或磅/毫克表示,单纤维强度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细绒棉多在3.5~5.0克之间,长绒棉纤维结构致密,强度可达4.5~6.0克。纤维成熟度。棉纤维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加厚的程度,细胞壁愈厚,其成熟度愈高,纤维转曲多,强度高,弹性强,色泽好,相对的成纱质量也高;成熟度低的纤维,各项经济性状均差,但过熟纤维也不理想,纤维太粗,转曲也少,成纱强度反而不高。

棉花的分级

棉花分级是为了在棉花收购、加工、储存、销售环节中确定棉花质量,衡量棉花使用价值和市场价格必不可少的手段,能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棉花等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品级分级,二是长度分级。

1、品级分级。一般来说,棉花品级分级是对照实物标准(标样)进行的,这是分级的基础,同时辅助于其它一些措施,如用手扯、手感来体验棉花的成熟度和强度,看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依据上述各项指标的综合情况为棉花定级,国标规定,三级为品级标准级。

2、长度分级。长度分级用手扯尺量法进行,手扯纤维得到棉花的主体长度(一束纤维中含量最多的一组纤维的长度),用专用标尺测量棉束,得出棉花纤维的长度。各长度值均为保证长度,也就是说,25毫米表示棉花纤维长度为25.0~25.9毫米,26毫米表示棉花纤维长度为26.0~26.9毫米,以此类推。同时国标还规定,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毫米,按27毫米计;六、七级棉花长度均按25毫米计。品级分级与长度分级组合,可将棉花分为33个等级,构成棉花的等级序列。如国标规定的标准品是328,即表示品级为3级,长度为28.0~28.9毫米的棉花。

分类加工检验

1、分类。根据棉花物理形态的不同,分为籽棉和皮棉。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说的棉花产量,一般指的是皮棉产量。根据加工用机械的不同,棉花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生产效率低,加工出的棉花杂质含量高,但对棉纤维无损伤,纤维相对较长;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杂质含量低,工作效率高,但对棉花纤维有一定的损伤。细绒棉基本上都是锯齿棉,长绒棉一般为皮辊棉。棉花棉花

2、加工。一般用衣分来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为36~40,也就是100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40斤皮棉。皮棉不能散放,必须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中国标准皮棉包装有二种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但以85公斤居多。

3.检验。中国棉花的质量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GB1103-1999进行的。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这三个条件把棉花划分为1至7级及等外棉。根据棉纤维的长度划分有长度级,以1毫米为级距,把棉花纤维分成25~31毫米七个长度级。棉花检验分感官检验和仪器检验。由于中国的棉检仪器主要是测试棉花的一些物理指标,如棉纤维的强度、马克隆值等,还没有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棉花定级仪器,因此国标规定,棉花定级以感官检验为主、仪器检验为辅。棉花检验和仲裁单位是国家各级纤维检验局(所),棉花的进出口检验由各省(市)商品检验局负责。

产品特色

棉花天然柔和,皮肤接触无刺激。无异味,无污染,无漂染,无任何添加物,气息清新自然,是绝对温暖、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更为适用,是健康保暖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