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植物中的熊猫―濒危植物的基因库

彦岺

保护植物中的熊猫―濒危植物的基因库1992年,我国伟人邓小平南巡视察深圳罗湖植物园时曾说:“有一种古代树种叫水杉,现在全国都有了,有一棵很大的在三峡附近。”这棵树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杉”的湖北省利川原生古杉树。这棵水杉母树树龄达500年的“天下第一杉”巍然屹立,树高35米,胸径2.5米,冠幅22米。作为世界珍稀植物,水杉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已灭绝,它在植物学、古植物学等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公认为“植物活化”。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水杉也一度是濒危植物。在濒危物种中,大家对濒危动物,比如大熊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能了解得多一些,而对濒危植物的了解就少得多了。水杉原来在地质时期的中生代白垩纪曾经广布北半球,由于受第四纪冰川期的影响几近灭绝,仅在中国湖北、四川和湖南交界地区残留少量至今。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亦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也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据统计,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陆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水杉、桫椤、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植物51种,占全国总数388种的13.14%;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中华蚊母、川鄂新樟、武隆县细辛、裸芸香等特有植物500多种,其中兰科植物90多种;古树135种4394棵,主要有银杏、楠木、红豆杉、黄角树、飞蛾槭、黄连木、皂荚、桂花、香樟、三尖杉、锥栗等,其中17.5%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伟大的三峡工程利国利民,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由于三峡工程的实施,相当数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受到淹没的威胁,丰都县车前、疏花水柏枝、中华蚊母、瓶兰花等全部淹没,武隆县细辛、巴东县木莲、延龄草、八角莲、岩白菜、裸芸香、宜昌黄杨等植物也将消失,仅万州区在三、四期水位将损失野生植物8400余株,其中,国家二级濒危植物将淹没7000余株。

那么,怎样来保留和延续这些濒危植物呢?建立植物基因库是世界各国植物家的共识,建立植物的天然王国――基因库,使植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持续稳定地生存下来,保证植物特别是珍稀优良的植物一代一代遗传下去,这样也就保护了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建立国家级植物基因资源和濒危植物品种库,保存农作物品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立多种植物园、百草园等,这是人类活的基因库。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将世界上大部分植物特别是濒危植物有用的基因收集起来,贮存在一个“仓库”中,这个仓库就称之为“基因库”,通俗的名称叫“种质库”。用以保存种质资源,库内有先进的保温隔湿的结构和空调仪器,常年保持着低温干燥环境,减缓种子新陈代谢,延长种子寿命,使种子在几年甚至近百年仍不丧失原有的遗传性和发芽能力。实际上,单个的基因――DNA片段很不便于分离和贮存。基因库中收藏的品种乃是完好的DNA组合――农作物种子或者组织细胞,把农作物品种的基因组成搞清楚,并绘制成基因图贮存在电脑里,需要应用这种特殊基因时,只要提取相应的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分离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基因库,科学家索取任何育种材料都会得心应手,可以直接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培育所需的有用的新品种或新物种。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的种质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种质库,收藏种质20多万份。设置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种质,收藏种质7万多份。种质库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据了解,中科院和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决定投资至少三亿元用于收集珍稀植物,重点建设四大植物基因库。正在建设的最大植物基因库位于西双版纳,该基因库计划保存8000到10000种珍稀植物活体。此外,中科院武汉、广州及北京植物园也都是重点建设项目。北京将主要收集与防止沙尘暴有关的植物和温带草本植物。中科院已开始将下属12个植物园与全国植物园联手共同挽救珍稀植物,计划将本土植物的四分之三保存在新建的植物基因库里。

现在,小平同志已离我们而去,他所关心的那棵参天大树依然巍然耸立,我们要牢记伟人的叮嘱,也要意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